在實驗室里又忙活了一整天,依然毫無收獲的李舟撓了撓腦袋頭疼的下班。
第二天,李舟又開始了乏味的重復工作。
藥物配置到最后階段,李舟熟練的準備往給配置的癌癥抑制劑中上加入干擾成分,用來給癌癥抑制劑上鎖。
按照系統給的資料,上面明確的表示,只要前面的工序是完全按照順序的,那么最后一道工序加入的干擾成分將對癌癥抑制劑沒有任何影響。
正準備加入干擾成分的記住忽然靈機一動,要不……加入自己的血試試?
人啊,一旦有了想法,就越發的不可收拾。
李舟用針在食指上狠心的扎了一針,瞬間鮮紅的血液就冒了出來。
李舟差點眼淚沒流下來,怎么跟醫院的護士小姐姐扎針的感覺不一樣啊!
為什么自己扎的那么疼!
看著傷口都要愈合了,李舟趕緊用力擠了一滴血滴到試管里。
李舟拿起試管舉過頭頂,晃了晃,讓自己的血液和癌癥抑制劑充分混合。
燈光下,李舟瞪直了藥,隨著他輕輕的晃動,癌癥抑制劑居然真的慢慢變色了,慢慢的變成了技術資料中記載描述的淡藍色!
難道成功了?李舟臉色驚喜。
有沒有用,試試就知道了。
李舟拿著配置的癌癥抑制劑來到培養室。
在培養室內,里面的排放著一個個的培養箱,而在培養箱里,是一個個的培養基。
里面全部都是培養的癌細胞!
將裝有癌癥抑制劑的試管放到超凈工作臺上固定放好后,李舟戴上了醫學口罩和醫學皮手套。
隨后,李舟小心翼翼的從培養箱內取出了一個培養基放到超凈工作臺上。
李舟使用滴管從試管內吸取了幾滴癌癥抑制劑后,滴到培養了癌細胞的培養基上。
等了十分鐘后,李舟取了一部分癌細胞涂抹到玻璃蓋玻片上。
將蓋玻片放到電子光學顯微鏡下的載物臺上,李舟開始觀察電子光學顯微鏡下,癌細胞的情況。
癌細胞也有細胞周期的,不同的抗癌藥物作用于癌細胞的不同分I裂時期,來阻止其分I裂,從而起到抗腫瘤的作用。
細胞周期調控有兩大機制,包括細胞周期驅動機制和監管機制。當細胞周期調控機制遭到破壞的時候,就會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失控,并可向腫瘤細胞轉化。
細胞周期可以分為4個連續的時期。也就是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從上一次有絲分I裂完成到本次DNA復制之前的間隙期,也就是細胞生長和DNA合成的準備時期,此期的長短因細胞而異。
S期與DNA復制,在細胞周期中,細胞通過基因組的DNA復制和M期的遺傳信息均等分離使遺傳信息被精確復制,并且從母細胞傳遞到兩個子細胞中。
G2期是從DNA復制完成到有絲分I裂開始的時間區間。
而癌細胞抑制劑就是作用在癌細胞M期間的有絲分I裂,阻斷了癌細胞的分解,癌細胞自然也就不能無限制的自我復制了。
而等待癌細胞的就是如同正常細胞一樣,到生命周期結束,自然凋亡,最后被溶解酶溶解。
因為培養基內處于各個生命周期的癌細胞都有,所以只要癌癥抑制劑起到了運用,那么理論上,李舟就能觀察到M生命周期內的癌細胞不能進行正常的有絲分I裂。
在李舟的觀察下,李舟發現所有處于有絲分I裂周期的癌細胞內的染色體全部擠壓在一塊兒,沒有正常的被平均分配到子細胞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