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是距離太陽第五近的行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
所有的飛船在經過木星時,會利用向心力使得諾亞方舟飛船獲得一個較大的初速度。
就好比是正在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洗衣機里,一個物體被拋了出來。
這個時候,被拋出來的物體就會獲得一個垂直于向心力方向的初速度。
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就能獲得一個較大的初速度,如此劃算的計劃,科學家們怎么可能會放棄。
此時,由唯希駕駛的諾亞方舟還在火星和木星之間,艦橋上,李舟坐在最中間,在李舟指揮座位的四個方向上,全部都是一塊一塊的全息投影屏。
每一個全息投影上,都顯示著不同的數據。
其中,在李舟正前方,是一個被李舟放大的全息投影,投影上,是太陽系示意圖,而在示意圖上,還有一條動態的曲線。
那曲線正是諾亞方舟六十號的預計飛行路線。
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諾亞方舟六十已經走過的地方,線條的顏色被標記為了灰色,而還沒有走過的地方,則被標記為了藍色。
“報告艦長!觀測臺觀測到,我國諾亞一號宇宙飛船已經離開木星軌道,預計十分鐘后,諾亞方舟一號將會進行第一次加速。”
說話之人,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小伙子,而他的媽媽也算是未來科技的老員工了。
從上初中后,他就迷戀上了外太空,后來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天文愛好者。
在經過一層層的競爭后,他成為了諾亞方舟六十號宇宙飛船觀測臺的觀察人員。
他就是原本還是個大二學生的孫一鵬。
艦橋上,李舟聽到孫一鵬的匯報,第一時間拉出了諾亞方舟一號的飛行圖,在飛行圖上,諾亞方舟一號已經離開了木星軌道。
“唯希,將觀測臺觀測的圖像投影過來。”
“唯希收到。”
全息投影的唯希面色嚴肅的一揮手,諾亞方舟六十號宇宙飛船的實時觀測圖像投影在了李舟右邊。
同時,李舟的指揮座椅往右轉了九十度,正好對著投影出來的實時圖像。
圖像被放大后,一個又一個的飛船標記出現在李舟的眼前,最終李舟目光鎖定到諾亞方舟一號飛船。
在圖像上,諾亞方舟一號仿佛一直都還停留在原地,絲毫沒有動彈。
實際上,此時,不管是諾亞方舟一號,還是其它序列的諾亞方舟飛船,全部都在高速的飛行。
只是相對于整個太陽系來說,短時間內,看起來似乎沒有動彈。
在李舟觀看諾亞方舟一號的同時,無論是其它序列的諾亞方舟,還是遠在藍星上的人類們,所有人全都在靜靜的等待,等待諾亞方舟一號加速的那一刻。
核彈加速!理論上可行,但是卻從來沒有實踐過,而諾亞方舟一號將會是第一個實踐這個理論的宇宙飛船。
成功?失敗?此時誰也不知道。
十分鐘的時間,對于乘坐在諾亞方舟一號飛船上的十萬人類們,顯得那么的漫長。
飛船內,所有人都在各自的房間內,身上特制的宇航服,然躺進封閉式的膠囊倉內,聽著自己的呼吸聲和撲通撲通的心跳聲,焦急等待。
“最后一分鐘倒計時,請所有人員做好沖擊準備!”
“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