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了揉發漲的腦袋,李舟掀起被子穿著拖鞋就起床了。
走了還沒有兩三步,肚子就傳來了一陣陣咕咕的叫聲。
剛打開房門,李舟才發現徐曉靜在門口打了一個地鋪,正躺在地鋪上睡覺。
睡夢中,熬了一夜的徐曉靜被耳邊的開門聲驚醒。
看到李舟已經醒了,從房間里走了出來,徐曉靜瞇了瞇不停打架的眼睛,微笑的說道:“醒啦,廚房里煲的粥還保溫著在呢。”
徐曉靜伸了伸懶腰,拍了拍打的哈欠,晃悠晃悠的朝著房間里走去,直奔房間內的大床。
“我再睡一會兒,中午沒起來的話,不用喊我。”
沒一會兒,房間內竟然傳開了微弱的呼嚕聲。
看著老婆疲勞的樣子,李舟心疼的輕輕關上了房門。
客廳里,李舟小口小口的喝著小米粥,腦海里卻在翻閱查看系統解鎖的最新黑科技——納米機器人。
腦海里不停浮現的納米機器人相關的科技技術資料,李舟聯想到了許多。
1959年諾貝爾獎得主理論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就率先提出了納米技術的設想。
同時,在一次演講過程中,理查德·費曼就提出:將來人類有可能建造一種分子大小的微型機器,可以把分子甚至單個的原子作為建筑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構建物質,這意味著人類可以在最底層空間制造任何東西。
此外,納米機器人還可以廣泛的用于治療疾病。
就比如這一次的變異病毒感染事件,如果有納米機器人的話,完全都不是事兒。
因為納米機器人可以在分子層面上直接破壞入侵人體病毒的生物結構,讓其喪失活性和感染性。
但相比于將納米機器人用來治病,李舟更加看重納米機器人可以把分子甚至單個的原子作為建筑構件在非常細小的空間構建物質。
甚至,李舟還有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諾亞方舟六十號飛船全部納米機器人化……
越想,李舟越是心動。
飛船在宇宙中航行的過程中,肯定難免會出現各種故障,而且長達兩千多年的航行時間,也會讓飛船外表面的金屬肯定會被大大小小的隕石或者灰塵碰撞出坑坑洼洼的小洞。
可是一旦整艘飛船全部都是由一個個的納米機器人組成,那么這些問題完全不需要擔心。
而人類需要做的,僅僅只是給納米機器人提供原材料復制新的納米機器人。
就在李舟嘴角微微上揚,想著美好未來時,唯希打斷了他。
“老板,患者張亞先和楊寄萍的家屬同意了給病人使用端粒修復酶,并且以完成了簽字和授權,我們需要阻止嗎?”
要阻止嗎?李舟輕輕搖了搖頭,雖然納米機器人可以治療病毒感染,但是等他把納米機器人打造出來,估計兩位患者都已經徹底成為植物人了。
“不用,我們也不要參與。”
“好的,老板。”
一個多小時后,取到端粒修復酶后的楊飛,給患者注射了端粒修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