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還有一百支完整的艦隊,以及各大行星和行星周邊衛星上的工程呢?
會堂里,大家議論紛紛,相互之間談論各自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
一時間,整個會堂里如同菜市場一般,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嘈雜聲,同時還伴隨著爭執聲。
眼前的一幕,李舟并沒有制止,而是看著智能手環上的時間,耐心的等待著大家討論。
打造星系防御系統這樣的超級工程,無論是所需要的時間,還是人力物力資源,都不是改造第六行星所能相比的。
可以預見,這將是一場不知多少年的持久戰。
許久后,會堂里漸漸安靜了下來,李舟看著臺下的眾人,笑著問道:“誰先來?”
靠近中間一排,李舟的語音剛落,一個年輕的小帥哥就站了起來。
“艦長,以X-KH星系隕石圈打造防御圈這必然是一項難以想象的巨大工程,甚至在我的有生之年,我都看不到防御圈完成的那一天,我就是想問一下艦長,這防御圈是我理解中沒有間隙的防御圈,還是點對點式的防御圈?如果是點對點式的,那么敵方會不會很快就可以突破防御系統?如此一來,打造如此龐大防御圈的意義何在?倒還不如大力發展打造更多的艦隊。”
小伙子還是太年輕啊!不少人對于年輕人的提問,嘆氣搖了搖頭。
李舟對站起來提問的年輕人微笑點了點頭,能坐在這會堂里參加會議的,至少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用你的理解,我們的防御圈確實是點對點式的,想要打造密不透風的防御圈這也不太現實,點對點式的防御圈和完整的防御圈比較起來,火力確實要弱很多,也更容易被突破,這也是我為何改造致力打造一百支配備完善艦隊的原因,一旦出現入侵,駐扎在最近的艦隊將會立刻前往支援。”
說到這,李舟開玩笑的對所有人說道:“說到這,科學院的同志們可要加把勁研究出新型偵查設備啊,別和巖石人一樣,等我們人類的艦隊到了家門口,啟動了電漿發動機才知道,原來人類的艦隊都已經抵達了。”
正在研究新型偵查設備的科學家們訕訕一笑,沒有說話。
新型偵查設備哪里是那么好研究的啊,什么樣的設備可以實時的偵查到一光年甚至幾光年之外不發出光的物體啊!至少到現在為止,他們還沒有任何思緒。
笑過之后,一位資歷較老的物理學家坐在椅子上用麥克風問道:“艦長,我們都知道能量是守恒的,無論是防御圈也好,還是打造更多的艦隊也好,這都需要難以計數的納米機器人,而這些不斷工作的納米機器人則需要海量的能源,如此之大的能源缺口,我們該如何補上?”
廖劃平的提問,讓李舟臉色認真了起來。
“這本來是下一個討論點,既然廖老先生提出來了,我就直接說了。”
李舟將平板上X-KH星系圖投影到全息投影上,放大圖片,只留下了一顆發出耀眼光芒的恒星。
“各位應該都知道戴森球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