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中,這段時間,唯一的一架空天戰機成為了最繁忙的飛行器。
為了爭取時間,各國給出的條件讓袁敬松實在無法拒絕。
后來,袁敬松干脆實行了駕駛員注意,空天戰機不注意的政策,最大程度的將各國探查人員和各種物資送往各個瑪雅文明宇宙戰艦殘骸。
突然收了這么多物資,袁敬松也沒有小氣,給夏國其他諾亞方舟宇宙飛船也送了一點去,雖然不多,但是心意到了啊。
人情這東西,欠著欠著就多了。
自從探查人員一百人到了六號瑪雅文明“海”級宇宙戰艦上后,袁敬松除了睡覺,幾乎無時無刻不是在盯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看著臨時基地拔地而起,士兵和科學家都休息好,開始正式探索任務,袁敬松也激動了起來。
熟悉的走廊,熟悉的大門。
按下大門開關按鈕的瞬間,大門瞬間打開。
而就這么簡單的開門,在科學家眼里卻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按下按鈕,門就自動開了,說明外星文明宇宙飛船內的電或者人類未知的能源依然在正常供能啊。
進一步來講,為飛船提供能源的東西,至少部分還處于工作狀態。
這說明什么?說明之前各國合作探查的一號外星文明宇宙飛船殘骸上,也并不是什么都沒有啊!
只是當時大家都想著那些明處可以發現的外星科技產物,卻將暗處的自動忽略了。
聽完科學家的匯報,袁敬松也懵逼了。
“你不是說瑪雅文明宇宙飛船上已經什么都沒有了嗎?”
袁敬松腦海中的意識體理直氣壯的回道:“沒錯啊,確實都沒有了啊。”
“那你當初是怎么做到將智能機器人肢解的?那些門是怎么開的?”
“當然是用電……動………”
袁敬松腦海中的小光光也沉默了,是啊,飛船能量卡槽里還有能量石啊。
這么重要的東西,怎么被它直接給忽略了。
能量石,宇宙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稀缺資源,小小的一顆能量石卻可以給瑪雅文明“海”級的宇宙戰艦在滿負荷戰斗狀態下供能十個小時,正常航行情況下使用一周。
而為了避免因為更換能量石過程中宇宙戰艦能源斷供,瑪雅文明所有“海”級宇宙戰艦上都有十個能量石卡槽。
即便是能量耗盡的能量石也是珍貴的稀缺資源,因為能量石的特殊特性,可以對其人為充能。
如此完美穩定的儲能物品,瑪雅文明不是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過。
然而事實上,即便是制造出來一模一樣的人造能量石,也無法進行儲能。
由此可見,宇宙自然形成的能量石有多么珍貴了。
能量石的稀缺性,加上能量石的不可制造性,導致了能量石一度成為瑪雅文明的戰略資源。
“所有瑪雅文明宇宙飛船殘骸上是不是存在類似我們人類的核聚變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