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一個青衣黑瘦的青年走到中央,對林泉道:“有勞教主掛心,韋一笑這個毛病,微不足道,哪里可稱得上本教的大事。”
林泉慨然道:“倘若連本教法王的傷勢,都算不得大事的話,我明教還有什么事情,當可稱得上大事一件。”
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布袋和尚說不得,乃是韋一笑好友,聽到林泉這樣說,立刻出列道:“韋蝠王的傷勢,屬下亦曾看過,非西域火山異種‘火蟾’不能解除此厄。”
林泉笑道:“本座卻驟然記起,尚有一物,可以助韋蝠王解除痛苦。”
“哦?”
群雄忙問何物。
林泉笑道:“卻是一門武學,此武學,名為《九陽真經》。”
當下林泉將斗酒神僧藏《九陽真經》于《楞伽經》中,覺遠一經傳三人,無色、郭襄、張三豐分創《少林九陽功》、《峨嵋九陽功》、《武當九陽功》三大絕學的往事吐露出來。
又道:“《九陽真經》多年前,為尹克西、瀟湘子于少林寺盜走,藏在昆侖大雪山‘朱武連環莊’附近,峭壁中央的一處秘境之中,縫在百歲猿猴,胸腹之中。”
楊逍連忙道:“教主可是要我們前往朱武連環莊附近取得經書?”
林泉道:“此經事關重大,爾等不得向外泄露分毫,而且,搜索白猿,需要人手,這樣,楊逍、范遙、五散人,此事交由爾等七人前往,不得有誤。”
“是!”
群雄轟然應諾。
通過原著,林泉知道,《九陽真經》共分五重,分別對映筑血境、生息初期、生息中期、生息后期、生息巔峰。
然而,卻又不是這么簡單!
《九陽真經》之強,最主要的,是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特性。
神功大成,雖然僅僅是絕頂高手的內力修為,然而,以九陽神功為根基,武者可以觀摩天下武學,納世間絕學為己用,懂得越多,實力越強,潛力之大,堪稱無窮無盡。
就如同張三豐的《武當九陽功》,僅僅是《九陽真經》的三分之一,然而,張三豐以此為根基,不斷發展延伸,竟然創出《純陽無極功》這樣的功法,等級之高,反而尤在《九陽真經》原文之上。
之所以敢派遣七大高手,齊入大雪山,林泉也有自己的考量。
一方面,林泉派遣而出的人馬,人品都極其有保障。
楊逍、范遙、五散人,唯有楊逍有點兒邪性,但因為陽頂天對他器重有加,獨傳《乾坤大挪移》一、二重心法,此人反而最不容易背叛。
范遙對于自己,絕對是忠心耿耿,說不得、彭瑩玉一心為公,周顛只怕都沒有私昧經書的智商,鐵冠道人張中、冷面先生冷謙雖然寡言少語,但是,通過陽頂天的記憶,林泉知道二人,無不義氣深重。
只看林泉為什么沒有讓黛綺絲去取經書就知道了。
如此作為雖然大膽,卻并非冒險。
另一方面,如今林泉穿越,陽頂天去世,明教最高端的戰力,驟然失去。
成昆尚在光明頂下不遠,一旦聽說陽頂天死而復生,搞不好一下子會殺回來。
當然,成昆就算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跑過來刺殺自己。
這一點兒,林泉大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