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盡在其列,浩浩蕩蕩從宮門往天壇而去。一路鼓鑼不斷,經詞不歇。又有天公作美,逢時未雪。
宮里頭雪娘子欲產,不便隨行。皇后霍云婉是個罪人,自然也沒跟著。昭淑太后與皇帝的轎輦行于最前,到達之后踩過石板,又上層樓,終站到了最高處。
四方梵爐柴火已燃,青煙直達九天。禮官聽命念罷禱詞,魏塱行至拜位,三跪九叩高喊“上蒼。”百官俯首,共祝來年。
有什么東西在空中停留了一瞬,薛凌驀地驚醒,瞧四面已是天光大亮。側臉一看,薛瞑恰也看她。
深吸一口氣,猛地在馬屁股上催了一鞭,濺起積雪揚了文武百官一臉。仿佛是一瞬間,雪大如崩,蓋地而來。
京中,又下雪了。
這幾日暴雪連綿不斷,祭天大典本就該延后。正是出了那歌謠那檔子事,魏塱思索再三,還是決定如期舉行。
雪大不要緊,各人皆有裘皮錦繡在身,又早早備下了華蓋若干,淋不著誰去。何況瑞雪兆豐年嘛,冬雪越厚,春日越暖,他非要破了那個雷打雪的謠言。
祭天的時候,下場雪,是好事。
歌舞奏罷,行爵禮,燃檀香,獻玉帛。底下司樂眾人將一曲景平章奏的蕩氣回腸,魏塱緩緩邁步,行至祭壇邊緣,里有三柱紫紅色巨香齊人高,手臂粗細。
一眾太監陸續呈上來托盤若干,上置玉簡華璋,錦帛絲綢若干,皆飛龍紋鳳樣,繡旭日祥云。最中間的,則是一九龍玉鼎,內置五谷四水三土,攪和開來,跟淤泥似的。
有天皇皇,佑我國邦,洋洋乎水,厚厚乎土,獲之挃挃,積之栗栗。
魏塱凈了手,接過玉鼎,高舉過頂,國祚生民,天子百姓,都在他手上的一團渾水里。
一拜,再拜,三拜,禮官喊。眾人俯身又起,再俯身,再起,再俯身,再沒能起來。
華蓋全無作用,風卷著雪轉眼就落了一背。好像如果不快點抖掉,下一刻就要將人的脊柱壓斷。
幸而這般躬身不用太久,只等禮官將壇內香燭等物點燃,便可退往閣樓里行望燎之儀,這攤子事,差不多就該結束了。皇家的事兒散了之后,還能趕回家祭自己的祖。
那聲“禮成”遲遲沒能聽見,百官愈等愈是奇怪,有跪在遠處的偷偷抬頭往前看,卻見皇帝太后宮娥眾多人站在那,舉著玉鼎玉琮各種東西,祭壇里的香遲遲沒燃起來。
這會雪是大了些,冷物難著。便是皇帝,也得對天躬身。等了片刻,他尚未覺得不對。直到耳旁私語,他方了抬了頭輕斥道“何事。”
禮官已是滿身大汗,手里火把是浸透羊油的麻布纏繞而成,最是耐燃,雪也打不滅。但他已然在那檀香上燒了好一會,偏怎么也燃不起來。
皇帝一催,更加讓他手抖,猛地將火把往香頭上戳了一下。那三根香如炭火燒盡,一瞬成灰簌簌而下,轉眼只剩三根香芯。
這等變故,再無補救余地。更莫說即使有法子,事后問責,怕是要死一片人。他個來點火的,無論如何也是活不過去了。當下腳一滑,從梯子上栽倒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