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哪一日,黃承宣遇了永樂公主,從此就丟了魂。
真丟魂還是假丟魂,都是老一輩的人精在肚子里暗暗揣測,小兒間又能識得什么。但那時魏塱與魏熠還交好,眾人常在一處詩書禮射,江玉楓沒少聽幾個皇子哥兒還有些親貴子弟拿黃承宣逗趣。
梁成帝在時,有這么一樁婚事當然錦上添花,黃家也沒少念叨,可永樂年歲并不算大,梁成帝對兩個女兒愛護不已,雖時時夸著一對兒璧人,卻一直不肯松口將永樂指給黃承宣。
到底慈父心態,想等永樂公主年長知了情事后再自己拿主意,這一等,等到了魏塱登基。再論起起黃家現在的地位,黃老爺子哪舍得將黃承宣丟去成婚,好好的一人被個駙馬身份限制住。黃淑妃更是一改往日撮合黃承宣與永樂,暗中力阻二人來往。
另一頭永樂見慣了眾星拱月,并未覺得黃承宣待她有什么特別,自沒要死要活的求嫁,黃承宣剃頭挑子急上了天也是于事無補。
這婚按理該是成不了,變故來在霍云旸返京之后。霍家京中扶持新皇登基,西北又平定胡人之亂。大兒子霍云昇已有婚配當不得良人,霍云旸卻是正值英雄少年。霍準為自家兒子求親,說對永樂公主一見傾心,想請陛下了卻相思。
眾人眼色交接卻不言,且不管大臣在朝堂上求娶公主是否失儀,單說霍家這打算。駙馬爺不好參政,可霍云旸已然立下赫赫軍功。即使掌不兵權,一朝戰起,卻是領兵出征的不二人選。畢竟惹急了皇帝都能御駕親征,不能因為當了個駙馬,就禁止上陣殺敵了罷。
魏塱幾乎毫不遲疑,看著霍云旸道:“將軍鏖戰歸來,朕卻不得不做個惡人,駁了相國美意。無憂慘死異鄉,朕如今就剩永樂一個幼妹。若永樂與云旸情投意合,那自然是天賜良緣,可永樂若有半分不愿,即便朕為天子,亦不能枉顧人倫。”
這話說的就巧,無憂公主死了才倆月,先帝先皇后地底下尸骨未寒,永樂愿不愿意正眼看你朕還說不準,你霍云旸張口就喊賜婚?
也就是當時魏塱初初登基,換了如今之時,怕是直接就破口大罵霍準,我剛死了爹,又死了個媽,妹子也死了,就剩了那么一個,你一朝相國,這個時間點想給自家兒子辦喜事?
雖然霍準跋扈,亦是不太好立即回話,黃老爺子那時也還硬朗,瞧著不對緊趕著站出來勸了兩聲。
但既然霍家提了,拖延不是長久之計,唯有先將永樂嫁出去方能以絕后患,還得嫁個霍家不能質疑的人。
繼而淑太妃在永樂面前哭罵“霍家仗著點功勞竟要強娶皇家的金枝玉葉,真要是嫁了,她哪有顏面下去見先帝”。
嫻太嬪抹了兩滴眼淚說“霍家不是個好去處,而今先帝駕鶴,不知誰才能護得住我的永樂”。
魏塱拍著胸脯發誓“皇兄未能護住無憂,必不會讓永樂重蹈覆轍,朕要你這一生,永樂無憂”。
黃承宣及時的出現在了宮里,幾乎是眼里帶淚,與君長絕。孰料永樂公主拉著他的袖子一扭腦袋,親自沖到霍云旸面前說自己“要與承宣哥哥白頭偕老,你霍云旸算個什么東西”?
翌日魏塱為黃承宣指婚,梁成帝喪期滿一年后二人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