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生這位正主面對這些事情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掀起了多大的風浪。
后來真正奠定了宋懷恩地位的一件事,就是當朝第一文學家在馬路上與宋懷恩的馬車相遇了,然后文學家讓路了。
從此之后宋懷恩的地位就更加的穩固了。
再后來就是有人挖出了關于他身上之前發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全都是探花在背后搞小動作。
結果探花的職位剛拿到手,還沒有捂熱乎,就被皇上撤了職。
這下也能看出宋懷恩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了。
于是舉國上下的學子無不是對宋懷恩五體投地的佩服。
只有一個人當時背地里笑得最開心,那個人就是曹睿。
因為他就是當年的榜眼,聽見宋懷恩拒絕接受朝廷賞賜的時候,那簡直就是人在家中坐,狀元天上來,這樣的運氣不是誰都有的。
秦舟回憶起當年的這件事,現在人就在眼前,自然會開口詢問。
“所以當年你到底是為什么不入朝為官啊?”
曹睿也豎起耳朵偷聽,偏生李懷仙兩耳不聞窗外事,甚至還伸出手來將顧清的耳朵捂住。
滿臉上下就掛著關我屁事的幾個高調大字,甚至還有一絲嫌棄。
曹睿與他相交這么久,自然深深的知道李懷仙的脾性。看著宋懷恩掛著微笑的嘴微微的張開了弧度,立刻明白了什么叫做好奇心害死貓了。
于是一秒他搶先在宋懷恩之前開口,“算了,宋先生肯定不想說,我們不要為難人家。”
其實關于宋懷恩的事情還有第二個版本,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罷了。
比如他其實是天下第一文學家的私生子,再比如其實他拒絕皇上的理由很簡單,他就是懶,再比如那位探花每次的算計都能在無形之中被他避開全然都是因為他將那位探花吃準了,算的精確知道他要用什么方式來復仇,這樣子才能為自己的以后鋪路,再比如曹睿同他的交情也是這樣出來的。
但是這個人有一點是好的,他算計人從來都是用陽謀,逼著你自己做選擇,陰謀詭計那樣的小招數對于他來書簡直就是侮辱了他的智商。
當然他也并非不是完全不使用這些陰謀詭計的,至少在那位探花身上就沒有看到任何一點的陽謀,全是算計,甚至都沒有自己出手,那位仁兄就將自己給作死了。
李懷仙對宋懷恩的評價就是兩個字:戒尺。
顧清完全摸不著頭腦,別說顧清,就是曹睿也完全不明白。
只有宋懷恩在聽見李懷仙的評價之后露出一個淡然的微笑。兩人之間的對視顯得有些可靠又有一些不可思議。甚至沒有明白見都沒有見過的兩個人是哪里來的這樣的默契。
李懷仙的腦子里回憶起曾經墨懷玉同他說起這個人的時候,那樣的神情就仿佛是看見了景瑞的光明一般的贊賞。
“此人日后必能成為天下之度量。”
那時候的李懷仙第一次聽見墨懷玉站在這樣的高度來贊賞一個人,于是本來沒有認真聽他講話的他,轉過頭,隨口說了句,“戒尺?”
墨懷玉當時大笑,“確實是戒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