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的易安華正率領一路戰士剛剛消滅一個小隊的鬼子,掩護著百姓撤離。
心痛是難以避免的,但更多的是悲哀,替那些選擇逃避,向下關碼頭逃竄的二五九旅潰兵們悲哀。
但凡他們當時選擇與獨立團一起從正面突圍,也絕不至于落到今天的下場。
下午五時,周衛國向易安華,孫鑫璞,方勝利,以及姜團長的隊伍傳達了命令:
消息傳出,日軍主力部隊定會從南京城趕來,戰斗放在今夜,可殺小鬼子一個措手不及,天亮之前必須進行轉移,在臺兒莊附近匯合。
夜,九時。
周衛國將一營與二營主力埋伏在縣城城門外兩側的土坡上,這是進入縣城的必經之路,正好用來打伏擊戰。
不遠處的縣城上自然也安排的有戰士,負責引誘日軍。
…………
孫鑫璞部。
由于所在的縣城城外地勢與周衛國不不同,孫鑫璞將主力埋伏在縣城內,城內的百姓早已經撤離,正好給小鬼子來一出誘敵深入的“空城計”。
另外三部也幾乎在同一時刻將伏兵部署完畢。
這很有可能是獨立團在撤往臺兒莊前與日軍的最后一戰,將士們無不懷揣著興奮期待著。
夜,十時。
一支日軍中隊從遠處向縣城逐漸接近。
遠遠的望見縣城,縣城里一片死寂,城門上似乎也并沒有中國守兵看守,日軍中隊長當即下令隊伍繼續開進,直接進城。
一個日軍軍官建議道:“小田君,這城門大開,城內又是一片死寂,其中或許有詐,隊伍不可貿然前進,不如派偵察兵先入城,偵查之后再說?”
中隊長小田扭頭望了那年輕人一眼。
兩人都是大尉軍銜,雖然眼前這支中隊是由小田中隊長直接指揮,但是考慮到那年輕人的背景以及履歷,縱然參軍之后這年輕人并沒有表現出他的履歷應有的才能,小田依舊按捺著心底的不快。
想了想,中隊長小田雖然堅持認為中國守軍不堪一擊,在得知帝國部隊到來之前肯定已經逃掉了。
但還是聽從了年輕人的建議,派了偵察兵提前入城偵查。
約莫十來分鐘之后,偵察兵返回,向中隊長小田匯報了情況,說城內空無一人,百姓已經逃走,并沒有發現其他異常。
小田又看了那年輕人一眼,笑了聲,大手一揮:“進城!”
年輕人雖然皺著眉頭,但還是跟著隊伍進了城。
中隊長小田首先派了一個班的鬼子駐守城門,緊接著帶領其他的鬼子繼續深入,決定一路從城東搜索到城西,以確定城內沒有敵情。
年輕人提議道:“城內地形復雜,倘若其中有伏兵,咱們的士兵若是太過分散,容易遭受突襲,不如保持搜索部隊之間的聯系,拉成兵線推進,如此一來,一旦有一點遭受突襲,整支隊伍都可以反應過來,還能避免敵人炮火的集體殺傷。”
小田聽取了年輕人的建議。
黑夜下。
先頭偵察兵傳來情報,鬼子以拉線式方式推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