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現在,鬼子指揮官只能下令讓鬼子士兵們以最原始的方式,來阻止甚至摧毀對方的坦克。
這些方法鬼子士兵們在戰前充足的軍事訓練中都有學到過,所以并不陌生。
眼前最簡單的莫過于貼近坦克,然后用集束手榴彈緊貼著坦克裝甲炸毀坦克,同時以崩塌效應對坦克內部的士兵造成二次損傷;或者是將燃燒瓶投擲在坦克的后部發動機艙蓋上,摧毀坦克的發動機;還可以把重點放在坦克的履帶上,炸毀坦克的履帶,使其失去機動性。
但這些手段要想使用,都有一個必須的前提——接近敵方的坦克。
為此,兇殘的鬼子士兵們開始了飛蛾撲火一般的自殺式進攻。
一個個握著手雷,以散兵線的方式突然從工事后竄出,瘋狂地向著獨立團的坦克沖去。
他們一部分倒在了坦克內部的機槍火力掃射之下,更多的倒在了協同坦克作戰的獨立團步兵的槍下。
這是獨立團協同坦克作戰的步兵一貫的作戰老傳統了。
協同坦克作戰,率先摧毀敵方的反坦克武器。
再借助坦克裝甲作為掩體,抵御敵方鬼子步兵的子彈的同時,及時掩護坦克,防止鬼子進行反坦克作戰。
簡單點講,獨立團的步坦協同戰術,用周衛國的一句話來總結就是:“坦克保護步兵,步兵同樣要反過來保護坦克,兩者之間的關系要根據戰場瞬息萬變的形勢隨時轉換。”
所以,眼見著鬼子士兵們企圖以自殺式的方式摧毀己方坦克。
協同坦克作戰的獨立團戰士們立馬迂回到坦克的前方與側翼,消滅沖鋒過來的鬼子,保護己方坦克。
在獨立團協同步兵強有力的保護下,鬼子士兵們雖然不計代價地向坦克發動猛攻,絕大部分的進攻卻都被協同的獨立團戰士們攔下。
鬼子因此傷亡不小,結果卻是收效甚微。
在小鬼自殺式的進攻之下,獨立團一方只有戰車三連的一輛德制I型坦克的履帶被鬼子的手雷炸毀,暫時失去了動力。
趁著鬼子的反坦克作戰進攻受阻,兩輛一馬當先的**式坦克,在協同步兵的掩護下一路摧枯拉朽,終于率先突破日軍的一處工事。
坦克炮轟鳴聲中,坦克內部的機槍火力沖著被打開缺口的左右翼工事后的日軍瘋狂掃射,協同的獨立團步兵緊接著跟上鞏固突破口,并擴大戰果。
緊接著,一連的兩輛維克斯坦克也打開了兩處缺口,協同的步兵緊隨其后,悍不畏死地沖進日軍的防御工事,中日雙方迅速膠著在一起,慘烈的短兵交接作戰一觸即發。
一馬當先,率領臨沂陣地守軍進行反沖鋒的少將師長看呆了,他還是第一次親眼看到己方的坦克部隊作戰,先前獨立團協同坦克作戰的步兵們,以血肉之軀掩護己方坦克進攻的情形更是令人震撼。
師長其實也曾聽說過裝甲兵團戰車營的大名,那個戰車營的營長叫做周衛國的更是聲名遠播。
據說是中央軍校第九期最妖孽的人才。
就連第一期的不少老學長們都對這個周衛國推崇備至。
聽聞從淞滬會戰,到南京保衛戰,戰車營在這個周衛國的率領下不斷痛擊日寇,一路高歌,是各方戰敗之中,唯一保持連勝的傳奇。
在此刻親眼所見之前,師長一直覺得那樣的評價有些言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