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交戰不過二十分鐘,獨立團主力在猛攻之下,強行突破日軍右翼兩支大隊的防御部署,沖擊在日軍進攻臨沂工事的主力部隊身上。
日軍進攻臨沂工事的主力部隊,這時才終于完成槍口的調轉,朝著右翼的獨立團發起反擊。
眼見雙方交戰越發慘烈,獨立團表現出的戰斗力更是遠超過日軍的預估,日軍師團指揮部無奈之下再次做出戰斗調整。
甚至就連軍事目標,也從攻破臨沂工事暫時轉變為連同右翼部隊,率先消滅獨立團。
周衛國與孫鑫璞等將領的預測,成真了!
日軍主力部隊掉頭壓進之后,獨立團這邊立馬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傷亡急劇上升,先頭進攻的兩個主力營不到短短十分鐘時間,直接打沒了三分之一。
可獨立團全團愣是沒有一個士兵后退半步的,戰士們殺紅了眼,身邊的戰友倒下,只會喚起他們心底越發的憤怒,與瘋狂廝殺的血性,懦弱與懼怕被他們徹底遺忘,凝聚在眸子里的只有最后的殺戮與瘋狂。
殺!殺光眼前這群倭寇!
頂著獨立團主要壓力的日軍右翼兩個大隊傷亡同樣慘重,日軍大隊指揮部越發為之膽寒。
若非進攻臨沂陣地的主力部隊及時掉頭支援,日軍大隊指揮部甚至會萌發出戰略轉移的苗頭。
戰至凌晨五時左右,周衛國預計劃的一幕出現了,由于主力團瘋狂的突襲猛攻,日軍進攻臨沂陣地的師團主力被強行撼動,甚至調轉槍口,優先對付獨立團。
日軍主力全部壓進之后,此時此刻,相當于獨立團一力承擔起抵御日軍精銳板垣師團主力的重任。
這其中有多么的夸張,稍稍分析便知一二。
首先,這是正面的遭遇戰,與湯山鎮獨立團借助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阻攔日軍第十六師團的進攻不同,在地形地勢上獨立團占不到任何優勢。
右翼戰場的地勢平坦,讓獨立團的坦克機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同樣的道理,日軍師團主力也可以全面展開。
坦克更不是只有獨立團才有的,日軍板垣師團同樣有十幾輛坦克在后方陣營備戰,此刻正在轟鳴聲中向右翼陣地開進。
其次,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上,板垣師團主力都絕對碾壓獨立團。
戰斗至此,盡管板垣師團數次進攻,在臨沂陣地上受挫,出現了不小的傷亡,但這種傷亡還不至于讓板垣師團傷筋動骨。
此時向獨立團壓進的板垣師團主力,依舊是擁有第九旅團第二十一旅團,兩支步兵旅團,四支步兵聯隊,近十二支步兵大隊,外加上師團直屬野炮兵、輜重等聯隊,足有兩萬余人馬的龐然大物。
縱然板垣師團不至于將所有兵力全部壓在對付獨立團的戰斗中,此時此刻獨立團所面臨的日軍,僅僅是在兵力也將近獨立團的三倍。
差距之懸殊,正如周衛國與將領們先前的玩笑,無異于以卵擊石。
可這顆卵偏偏就是這么做了。
雙方的前部隊伍碰撞之后,獨立團的傷亡急劇上升。
最后兩輛坦克,一輛維克斯坦克,另外一輛是日式**式坦克,在日軍陣營中沖殺“帶傷”返回后,被周衛國下令開往隊伍尾部,用周衛國的話說,怎么著也給戰車部隊留個種。
孫鑫璞率領一連掩護最后兩輛坦克返回時,倒是給周衛國帶來了一道難得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