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亡的路上,再顧不得顏面的鬼子甚至將大量同伴的尸體遺棄在臨沂戰場上,然后慌不擇路地撤離。
至此,這場圍繞著臨沂陣地的中日之間的較大規模戰役。
最終以板垣師團的慘敗,獨立團、臨沂陣地守軍、五十九軍的勝利落下帷幕。
至于這場戰役的意義:
臨沂之戰的勝利,砍斷了津浦路北段日軍的左臂。
周衛國很清楚,這是即將進行的臺兒莊戰役大勝的前提。
接著,三方最高將領會面之后,無不表達著對彼此的欽佩與欣賞。
寒暄過后,守軍師長與周衛國這才得知,五十九軍之所以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從嶧縣抵達臨沂陣地,是因為這支豪氣干云宵的西北軍星夜兼程,一路馬不停蹄,這才及時趕到,解救了獨立團與守軍,并聯手重創板垣師團。
五十九軍軍長對周衛國和守軍師長表達了由衷的稱贊。
無論是守軍與獨立團在面對板垣師團時的堅守,還是先前三面圍攻時,獨立團與守軍向板垣師團發動的拼命總攻,這都是促成臨沂大戰之勝利的重要因素。
至于五十九軍將士們吃苦耐勞,一路星夜兼程急行軍,并悍不畏死沖擊日軍背側的表現,更是讓周衛國與守軍師長敬佩不已。
三位將領說著話,再望向重新修筑的臨沂工事,才趕來的五十九軍將士們由于徹夜未眠,一路長途急行軍,一個個竟是在莫大的疲憊中酣睡起來。
獨立團的戰士與守軍將士們也同樣如此,徹夜的大戰,緊繃的神經此刻才得以放松,士兵們無不在疲憊之中“貪婪”地休整著。
周衛國感慨道:“這就是我們中國軍人,這就是我們中國國防力量的基石,有他們在,日寇總有一天會被徹底趕出中國!”
“說得好!”守軍師長大笑著回應。
另一處方向。
就在板垣師團新敗之際,日軍西路第十師團不顧一切,持續向南推進。
慘烈的滕縣戰斗一觸即發,中國守軍先烈們在此戰役當中,以九死而無悔的愛國之精神,奉獻了一個個年輕的生命,用鮮血譜寫著中華人民反抗侵略的偉大歷史。
而藤縣戰斗與臨沂大戰,緊接著便促成了之后的臺兒莊會戰中,國軍圍殲孤軍深入臺兒莊的磯谷師團的契機。
至四月六日,中國軍隊重創日軍磯谷師團的瀨谷支隊、坂本支隊,其余日軍殘部于七日向嶧城、棗莊撤退。
臺兒莊大捷就此響徹中華大地。
借用一位偉人的評價:
這次勝利雖然在一個地方,但它的意義卻在影響全部,影響全國,影響敵人,影響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