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周衛國率領獨立團走的是安徽的方向,在獨立團率領隊伍離開之后,五十九軍有軍官忍不住開口道:“軍長,我看這大名鼎鼎的周衛國也不過如此,接下來臺兒莊方向恐怕還有大戰呢,他這就率領部隊撤了?”
張自忠喝道:“這一戰獨立團傷亡慘重,已經是盡了軍人的本分,所有的戰車只剩下最后兩輛,幾近報廢。中央軍早就撤得不見人影了,把徐州這處的爛攤子丟給我們第五戰區,他周衛國是第九集團軍的直屬戰車部隊,能夠孤軍深入留在這里,幫助咱們防守臨沂,這已經是大恩情!”
守軍師長贊同道:“張軍長說的正是,倘若中央軍的將領都如周團長這般血性,我無話可說,只有佩服。
這次為了駐守我臨沂陣地,獨立團拼上了性命,若不是張軍長及時率領部隊趕到,獨立團怕是都要打沒了!”
兩位將軍先后的稱贊讓五十九軍的軍官無話可說。
另一邊,周衛國率領獨立團暫時趕往安徽方向,自然是有自己的考慮。
有前世記憶的周衛國自然很清楚,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日軍都沒能完全吃掉安徽這個省。
作為小半區域淪陷的安徽,境內抗日力量眾多,主要抗日力量桂軍更是出了名的能打,在桂軍大將防守安徽期間,日軍也數次企圖拿下安徽,奈何碰了壁,再加上在東部與南部平原一帶侵占,兵力本就捉襟見肘,遭受到強烈的反抗,想要占領整個安徽,對于日軍來說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
因此,在整個抗戰期間,安徽在桂系力量為主要代表的抗日武裝的經營之下,甚至比中國的許多大后方還要安定繁榮。
這里絕對是部隊臨時修整的絕佳之地。
在周衛國與聯盟的重要成員們制定的聯盟后續發展計劃書中,便把安徽作為了重要的一環。
周衛國的初步謀劃是:
以天府之國四川省作為衛國聯盟最穩定的大后方,基于這一點,早在一年前,周繼先就已經按照周衛國的建議,在聯盟的力量幫助下,將商業基礎往四川轉移,另外花費大代價轉移并在四川境內隱蔽之所構建屬于自己的工業基礎。
期間,德國軍火商亞歷山大可是幫了不小的忙,這家伙也因此發了一筆戰爭的橫財。
另外,致力于打通從四川到陜西到山西再到河南,經過安徽,最終抵達山東的數條運兵、運輸路線,專門用來將聯盟訓練出的武裝人才,以及工業生產出的軍火裝備送往前線戰場。
這些便是周衛國給聯盟定下的大致綱領。
而眼前周衛國之所以把獨立團帶往安徽方向,也正是有這些考慮。
其一,臨沂大戰讓獨立團傷筋動骨,就目前為止,重傷員就多達一百多人。
所以獨立團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休整,讓傷員們養傷恢復。
其二,大戰出強兵,以臨沂戰斗的經歷以及最終取得的勝利,再一次對獨立團戰士們進行了全方位的洗禮,這次戰斗過后,活下來的士兵們會迅速成長起來,這剩下的獨立團人馬,雖然不到三千人,可絕對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這筆財富該怎么用是個慎重的問題。
周衛國作為獨立團團長,自然得為將士們多加考慮。
將戰士們往安徽方向轉移的途中,休整的時候將士們齊坐在草地上,周衛國站在一塊大巖石上,朗聲問道:“弟兄們,你們知道我們走的這條路是什么方向嗎?”
士兵們大多搖頭,他們向來令行禁止,只知道跟著周衛國走,有鬼子殺,多的倒是也不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