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浩中隊下轄的三支步兵小隊,額外加強的火力配置之下,足足擁有十二挺輕機槍,擲彈筒十門,重機槍兩挺,迫擊炮六門。
外加上一輛八九式坦克和兩輛輕型裝甲車。
這樣的火力配置,已經遠超過普通的日軍步兵中隊。
更是遠遠地超過清風寨的軍火裝備。
再加上雙方的兵力也是1:1左右。
日軍中隊長更是軍事素養極高的日軍軍官。
在陣地戰的對決之中,他們可以做出最正確精妙的指揮,將己方的火力優勢發揮到極限。
毫不夸張地講,如果這樣的兩支隊伍是在相對平坦的地勢上遭遇。
根本要不了二十分鐘,山上浩中隊便能把清風寨的所有人馬吃的連骨頭渣滓都不剩下,至于清風寨一方,甚至殺不死二十個鬼子。
而這一仗最終的結果如何呢?
山上浩中隊被全殲在一線天,清風寨一方只是在日軍的火力反擊之中損失了不到三十人。
情況完全逆轉了過來,就連山上浩中隊的坦克都被清風寨所繳獲。
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來復盤一下戰斗的過程:
山上浩中隊在中隊長山上浩的率領下抵達一線天山路幾公里外。
山上浩才指揮著坦克前進,緊接著便看到了率先出現在路中央的反坦克錐。
當然,真正的反坦克錐是用要求嚴苛的混凝土材料構筑,足有半米高,為的正是阻止坦克壓制性推進,給反坦克作戰爭取時間,清風寨一時半會兒自然弄不來調制混凝土的材料。
所以這些反坦克錐是周衛國讓清風寨的土匪們用泥土堆砌起來,又在外表刷上一層洋灰偽造的。
山上浩不清楚狀況,下令讓坦克沖著那些反坦克錐開了一炮。
結果炮彈爆炸之后,直接將周圍七八個反坦克錐炸成了碎末,這可絕不是異常堅固的混凝土澆筑的反坦克錐該有的表現。
山上浩立馬意識到這是土八路故意拖延援軍的詭計。
他當即下達指揮,又開了幾炮,直接將阻礙在路中央的山寨反坦克堆全部炸毀之后,當即下令隊伍繼續前行,坦克在最前方開路。
到了這個時候,由于山寨版的反坦克錐讓山上浩麻痹大意,他還是沒有把阻擊他的對手當一回事。
他接著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不應該讓坦克在最前方開路。
結果坦克很快踩響了土匪們埋設的地雷。
地雷的威力不足以摧毀日軍的坦克,但足以炸壞日軍坦克的履帶,讓坦克暫時失去行進的動力。
就這樣,山上浩的坦克暫時無法前進了,但騎風口戰事緊急,山上浩接到的命令是,必須要在三個小時之內趕到騎風口。
無可奈何之下,山上浩留下了一支日軍分隊原地看守坦克,并進行維修,讓坦克修好之后再追上主力部隊,然后他就帶著主力部隊繼續向一線天進發了。
如此一來,周衛國成功地將日軍的坦克與步兵分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