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有竹下俊這樣一個異常了解日軍士兵心理的人存在,虎頭山根據地對日軍俘虜的工作相當的順利。
………………
趙莊,團部。
邱明和吳遠山、李勇都在,邱明給周衛國倒了一杯熱水,示意周衛國坐下之后,他笑著問道:“衛國,又來看這些日軍俘虜了?你來的倒是勤快!”
周衛國道:“現在局面已經打開,到目前為止,加上近期救下的八名鬼子重傷員,咱們虎頭山已經有十九名日軍士兵了,以后這個人數或許還會繼續增加,當初這個事情是我提議的,我有這個義務確保此事的穩妥。”
吳遠山點了點頭,道:“優待俘虜,這是我們八路軍的傳統,即便是日軍俘虜也是一樣的。
咱們八路軍和別的部隊不一樣,咱們是一支仁義之師,在面對侵略者的殘暴時,咱們有鐵血與武力,侵略者放下屠刀之后,咱們同樣應該有寬容與關懷。”
邱明道:“老吳說的不錯,是這個道理。”
周衛國笑道:“我看政委有些話沒有說完,八路軍優待俘虜,又何止是寬容,同樣可以從士氣上瓦解對手,倘若咱們的這種傳統傳到了日軍士兵的耳中,一旦陷入絕境,鬼子士兵未必就會選擇死戰,反正人家八路軍優待俘虜,去過遠離戰爭的好日子豈不是更好?”
吳遠山三人怔了下,隨即一起大笑起來。
笑畢,邱明無奈道:“可話說回來,咱們八路軍優待俘虜的傳統推行了這么久了,每次作戰的時候也沒見過有鬼子會主動投降的,就算是那些重傷的鬼子,只要沒有當場昏迷過去,咱們戰士過去搶救的時候,反倒會遭到他們臨死前的反撲,衛國,你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周衛國道:“邱團長,你要這么問,此事我倒是聽說過一些。
我曾在日籍上看到過,早在一八八二年,日本明治維新之后頒布了一個《軍人敕昭》,是用天皇第一人稱寫的軍事小手冊,其中有一點就是:如果被俘,將不得重返日本。
意思就是:作為日軍士兵,如果陷入絕境,或者是有被俘的可能,你必須死在戰場上,為天皇盡忠。
因為你不得不這么做,天皇已經斷了你的后路!
另外,在日本****思想的教育之下,在鬼子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之中,成為俘虜是一件十分可恥的事情,甚至大于活命。
所以,戰場上鬼子主動投降的情形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還有這樣的事?簡直毫無人性!”李勇大罵過后,疑惑道:“衛國,如果這么說的話,咱們要是把這些日軍俘虜放回去,他們會怎么樣?”
周衛國道:“被重新投放進軍隊,或者是被軍法處置。”
“可惡!”李勇的拳頭砸在了木桌上,“要是這么說的話,咱們是絕對不能放這些日本俘虜回去的。”
吳遠山是干政治工作的老人了,這方面他看得更加長遠,“要說把這些鬼子俘虜放回去,也不是不行,你們想,如果日軍方把這些鬼子俘虜殺掉了,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激怒士兵,畢竟都是為國征戰的士兵,兔死狐悲是難免的。
可如果日軍方把這些俘虜重新投放戰場,這些俘虜們有過在咱們根椐地的經歷,很快,跟隨這些俘虜在一起的日軍士兵們就會知道,咱們八路軍是優待俘虜的。
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瓦解日軍士兵作戰的士氣,對咱們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邱明笑道:“還是老吳看得長遠,事事都能和鬼子的士氣掛鉤。”
周衛國苦笑道:“政委,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咱們虎頭山的這些日軍俘虜啊!你現在就是放他們回去,甚至是拿鞭子抽他們回去,我估計他們也不會走的。
回去多半死路一條,而且還極有可能被部隊里的其他士兵侮辱,這一點他們其實很清楚。”
“所以關于這些日軍俘虜你是怎么想的?”邱明問道。
周衛國笑了:“這是政委和參謀長的工作,我可不能搶了咱們政委的飯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