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鬼子的主力進攻點放在我平鎮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畢竟我從敵工部那里得到過消息,當年在清風寨的時候,我曾殺了近衛文的親外甥,再加上這段時間的作戰以來,我可沒少破壞近衛文那個老鬼子的好事,這老鬼子心眼兒太小,八成是把我記恨上了。另外我平鎮根據地的兵力與戰斗力都要更勝過虎頭山,多半會成為近衛文重點針對的點。”
“鬼子三線分兵之后,按照近衛文的性格,多半是以多打少最是穩妥,但日軍向來傲慢,兵力上也不會比咱們一個點超出太多。”
“如果我可以瞞天過海,率領部隊從平鎮暗中轉移到虎頭山附近,聯合虎頭山的八路軍,以逸待勞,憑借局部上巨大的兵力優勢,迅速將萊陽日軍進攻虎頭山的一路兵力擊潰。”
“那么局勢就會被立馬逆轉。”
“接下來,擊潰萊陽日軍進攻虎頭山的部隊之后,我和邱團長的人馬會迅速支援學長的清源縣,再聯合學長的清源縣,一舉擊潰從萊陽進攻清源的另外一路日軍。”
“所以學長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守住清源,堅持到我部與八路軍的支援即可。”
說到這里,周衛國的話語之中流露出莫大的自信:“一旦戰斗按照我的計劃順利進行,這次粉碎日軍的大掃蕩,勝率極大。”
一番分析下來,周衛國提出的針對日軍這次大規模掃蕩的戰術反擊十分精彩。
就連原本還有些遲疑的湯炳權都心動了。
要說湯炳權這個人,的確少了幾分血性。
可這家伙也不想丟了清源縣,更不想落得個逃跑將領的罵名。
周衛國的這番戰術分析,聽起來對清源縣是格外的照顧,他清源縣會遭受最小的壓力,也只需要堅守,等待支援,便可等到這場戰爭的勝利。
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周衛國的話語說得很明確,他是要留下來和鬼子作戰,視死如歸的,作為學長的湯炳權,真要堅持一槍不放就后撤,他還真有些拉不下臉來。
沉默了半晌,湯炳權的眸子里劃過一抹狠色。
他再不猶豫道:“好,衛國,既然你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那學長就陪你和小鬼子干一次。”
“學長深明大義,來的這幾次我也看到了,自從學長率領警備旅駐扎之后,這清源縣的百姓過得是安居樂業,學長在這里,當真是清源百姓之福,衛國佩服!”
“慚愧,慚愧!”湯炳權擺手道。
之后,周衛國和湯炳權就著一些細節的作戰計劃討論了一番。
臨行之前,周衛國又和劉志輝見了一面。
“好小子,又多了一顆星,已經是中校了!”
拍著弟弟越發厚實的肩膀,看著弟弟肩章上多了一顆星的軍銜,周衛國感慨道。
劉志輝罵道:“鬼子打過來的時候,我們那個一團長怕死,率警衛排逃跑,丟下一個營的弟兄,留在城里被鬼子殺了個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