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過來的偽軍們,忍不住在心底打著哆嗦。
慶幸著自己不是這支運輸小隊的一員。
接下來一連兩周,日軍方大量的游擊隊在不計地域、不計時間段的情況下,遭受到游擊隊的突襲。不僅如此,游擊隊表現出了非常強悍的火力優勢,每次伏擊幾乎都能得手。
鬼子這邊雖然一次兩次丟失的物資并不算多,可總的加起來卻是損失不小。
得知消息的近衛文憤怒無濟于事,只得下令調整運輸隊的規模:至少運輸中隊往上,而且還要跟隨一支加強小隊,負責沿途護送。
如此一來,倒是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被游擊隊伏擊的問題。
畢竟游擊隊人數不多,想要吃掉一支鬼子運輸中隊,外加上一個加強小隊的步兵護送,另外日軍援兵還能隨時抵達,就算是周衛國這邊最近靠著改造的槍榴彈、重機槍和擲彈筒屢戰屢勝,也不得不下令,暫時不打鬼子運輸隊的主意。
但近衛文如果指望周衛國就此罷手,那是不可能的,雙方的較量繼續在暗中進行著。
用周衛國的后續作戰安排說,“萊陽這么大的地方,小鬼子怎么可能防范的過來?他們是面,咱們是點,咱們以點破面,整個面在我們眼里到處都是漏洞,就算是他萊陽的日軍兵力再加上兩三倍,也根本做不到毫無破綻。”
“鬼子運輸隊加大了規模,還加強了兵力護送,縣城方面也增強了防守兵力。好,那咱們就換目標,把目標放在鬼子外圍的一些孤立的據點身上。”
照樣是說干就干。
萊陽這邊,近衛文不過消停了不到半周時間,次日,忽然收到消息,說是夜里在各大占領區外圍,有多達五處據點,被游擊隊偷襲。
據說游擊隊那邊火力相當猛烈,甚至有足夠炸毀木石結構炮樓的火炮。
這就是小鬼子的不是了。
由于這些外圍修建的據點,主要是防范一些比較中規中矩的游擊隊,常規游擊隊哪有周衛國所率領的游擊隊這樣猛烈的火力,別說是火炮了,連一門擲彈筒恐怕都拿不出手。
就算炮樓是木石結構的,相對于鋼筋混泥土結構的炮樓,堅固程度根本不值一題,常規游擊隊也沒有足夠的火力炸毀炮樓。
而鬼子的炮樓能夠提供壓制性的高空火力打擊,如果不能率先打掉炮樓,想要拿下鬼子的據點,那可就太難了。
只是這一切,在周衛國率領的非常規游擊隊面前,自然另當別論。
犯不著讓突擊隊冒險去摸掉炮樓了,但凡是遇到木石結構的鬼子炮樓,直接拿迫擊炮或者改造的小口徑步兵炮轟掉,然后強行拔掉鬼子據點。
于是雙方非常滑稽地展開了一場拉鋸賽。
得知木石結構的炮樓,完全不足以抵擋周衛國率領的游擊隊手中的炮火,近衛文無奈之下只得消耗財力人力,加固外圍的一些據點的炮樓。
將木石結構的炮樓,用水泥加固。
至少不能脆弱到游擊隊那邊用火炮一轟擊就會坍塌,炮樓里的鬼子甚至來不及出手,就被活埋在炮樓里了。
周衛國這邊則是趁著鬼子沒有來得及將所有的炮樓加固之前,繼續挑選那些仍舊是木石結構炮樓的外圍據點進行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