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周衛國沒有猜錯,日軍小隊在覆滅之前,的確是通過電臺把消息傳遞了出去。
這西口鎮雖然不大,駐扎的鬼子也不多,只有一個小隊的鬼子,但是為了溝通方便,所以這日軍小隊駐扎的營地里倒是配備了一個電臺,雖然是短波電臺,但頻率還算可以,能夠在五六公里的距離內進行通訊,所以在覆滅之前,這日軍小隊通過這電臺把消息傳到了西口鎮臨近的南風縣。
南風縣的鬼子收到消息,傳遞的通訊內容是:
西口鎮指揮部遭受突襲,皇協軍部隊出現反叛,請求戰術增援。
這南風縣是一座并不算小的縣城,只是駐扎的日軍可并不算多,只有一支中隊,外加上皇協軍一個團協助駐守。
治安的話自然是夠用的,比如眼下的西口鎮,只有一個小隊的鬼子,照樣利用著手下偽軍營,把整個西口鎮管制的死死的。
再加上鬼子占領區的縣城,除了駐守的陸軍正規作戰部隊之外,還有偽軍警備隊、偽軍作戰部隊與鬼子的憲兵隊,這些治安力量加在一塊兒,縣城里手無寸鐵又沒有戰斗經驗的百姓們,自然無法反抗。
這些駐守的日軍借助易守難攻的城墻和絕對的火力優勢,也能夠提防周圍的游擊隊、八路軍的進攻。
所以,在日軍與八路軍對峙的敵后局面,八路軍鮮有能夠打下縣城的例子。
這也是為什么,萊陽地區虎頭山八路軍獨立團的威名,甚至能傳到魯中一帶,實在是因為虎頭山的八路軍太過強悍了,聽說甚至打下了栆縣和平鎮,這可以說是開了以武裝強行攻占縣城的先河。
這也是為什么魯中一帶的鬼子特別瞧不起萊陽地區的日軍的原因,至少在魯中地區,還沒有出現過八路軍能夠打下縣城的情況。
眼下,西口鎮突然通過電臺通訊求援,南風縣的鬼子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駐扎在南風縣的日軍中隊指揮部的日軍中隊長當即下令,派了一支加強小隊,外加上偽軍一個營的兵力,朝著西口鎮出發了。
而對于從南風縣過來的這支日偽軍援兵的情況,周衛國這邊兒其實是率先得到了消息的。
原因很簡單,在日軍小隊的營地繳獲的電臺的同時,還繳獲了對應的密碼本兒,突擊隊隊伍里可是有隊員會發電報的,周衛國同樣會,于是就通過電臺與南風縣的鬼子取得了通訊,自然不可能直接說西口鎮安然無恙,讓南風縣不用派兵過來。
所以周衛國等人就假傳了消息,告訴南風縣的鬼子說,西口鎮依舊危急,希望援兵繼續趕來,并按照約定好的方向匯合。
而從南風縣趕到溪口鎮支援的日偽軍,則是按照與周衛國這邊協商好的情況,走了西南公路的方向。
周衛國這邊更是偽裝成原本的西口鎮日軍小隊,告訴南風縣的鬼子,自己會帶隊接應,讓南風縣的鬼子盡快趕到西口鎮。
麻痹了鬼子,取得情報之后,接下來自然是計劃如何打援的問題。
本來按照現在西口鎮的情況,想要對付這一個加強小隊的鬼子,外加上一個營的偽軍,雖然有些困難,可如果是由周衛國指揮,再加上有突擊隊存在,而且還是掌握的情報,暗中伏擊的話,勝利還是很有希望的。
一個加強小隊的鬼子人數也就在60到80人左右,至于火力配置的話,也就是額外加強一兩挺輕機槍,擲彈筒,或者是再加強一兩挺重機槍,更多的火力配置應該不會有。
再加上一支偽軍營,人數也就在300多人,實際上雙方的兵力對比差不多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