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除了派往西口鎮一個連,150人左右的隊伍之外,張楚還特意將兵工廠生產的一批武器,也用板車拉著,運往西口鎮方向。
此外,這次前往途中的隊伍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在中途勘察地形地物,選定從虎頭山根據地到西口鎮的最佳運輸通道。
按照周衛國在信中所提,希望西口鎮和虎頭山根據地建立一條隱秘、穩固、又實用的運輸通道。
可以通過自行車、摩托車或者是馬匹快速進行。
運行速度快一些,只需要三五個小時就可以抵達。
這樣以來,可以大大的加強兩處根據地,彼此之間的聯系與溝通,以及對日軍的作戰等等。
隊伍從根據地出發,自然也是隱蔽進行此事,知道實際情況的也就張楚等少數軍事干部。
至于途中,倒是走得非常順利,畢竟邊境的日偽軍已經被周衛國一行解決。
再加上萊陽的日偽軍,現在是巴不得八路軍不主動來惹事,只是堅守縣城,大有一種我躲在烏龜殼里,你就奈何不了我的意思,
當然,萊陽各大縣城的經濟狀況一直不怎么好,特別是日軍的金融體系在虎頭山根據地,蕭雅主導的經濟戰中,逐漸走向崩潰。
如今在萊陽及周邊各大縣城,日票的購買力已經下跌到一種相當恐怖的程度。
拿一把日票,甚至連一碗兒老豆腐都買不到。
在縣城里大多流通的竟然是八路軍的邊區票,而日軍方面雖然明知道這種情況,可為了縣城里的隊伍不被餓死,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就連日軍旅團長近衛文對此都是無可奈何,自己兜兒里裝著的邊區票花著都真香,哪好意思再說底層的士兵呢?
而虎頭山根據地這邊,按照周衛國的意思,暫時通過邊區票的流通維持日偽軍與八路軍的對峙局面。
所以,根據地送向縣城的糧食還是不會中斷,日偽軍倒是借此維持現狀。
按照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將來打破僵局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其他地區的日偽軍向萊陽地區運輸大量的物資,重新穩定萊陽地區的物價,恢復日票的購買力。
另外一種可能則是,大局勢的改變之下,戰略反攻開始之后,由周衛國的虎頭山根據地作為主導,率先以經濟方式封鎖進攻萊陽及周邊縣城,最后與武裝奪取,徹底光復萊陽縣。
……
張楚和孫鑫璞派往西口鎮的隊伍,是當天傍晚出發的。
直到次日接近正午的時候,隊伍才正式分批抵達西口鎮。
由于一路上隱蔽行進,隊伍并沒有暴露在日偽軍的視線之中,就這樣秘密地進了西口鎮。
100多號八路軍戰士的到來,立馬成為了西口鎮前所未有的大事。
民兵大隊的戰士們,還有西口鎮的鄉親們,都放下手頭的工作,趕到鎮子的入口處,歡迎從虎頭山根據地趕到的八路軍戰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