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反掃蕩,虎頭山根據地的八路軍在多次的反掃蕩中取得勝利,積攢了相當的經驗。
眼前西口鎮將來要進行的反掃蕩作戰,注定了是相當堅苦卓絕的。
這一點與西口鎮目前的對敵環境有關。
虎頭山根據地最開始的反掃蕩作戰,同樣進行得異常艱苦。
直到后來整個虎頭山的防御體系逐步建設起來之后,才一步一步穩固下來,
根據地整體的防御能力加強了許多。
再到后來,周衛國和李勇等人提出在虎頭山設楊村等三個點,作為三角形防御體系,這才一次又一次的擊退前去虎頭山根據地進行掃蕩的日偽軍。
沒有經歷過日軍大掃蕩的根據地,是不足以扎穩腳跟的。
無數次血淋淋的事實無不證明了這點真理。
所以,接下來,西口鎮能否長久地把握在民兵大隊和鄉親們手中,就看能不能挺住日偽軍掀起的大掃蕩了。
大掃蕩一旦開始,日偽軍兵力強盛,西口鎮的民兵大隊就算是加上虎頭山一個連的作戰部隊,也不可能是日偽軍的對手,所以只能依托村莊進行作戰,在村落里提前設好伏擊或者陷阱,應用好地雷戰、挑簾戰、游擊戰之類的各種戰術,以少打多,盡量給日偽軍造成創傷,這才是反掃蕩取得勝利的關鍵。
軍事會議結束之后,民兵大隊的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協助鄉親們在各個村莊,一方面是展開日偽軍大掃蕩開始之后的緊急撤離演習。
另外一方面,則是由一些軍事干部們,對鄉親們進行一些軍事的宣傳和教育。
希望在關鍵時候,鄉親們也可以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在具體的村莊防御部署方面,主要以各式地雷為主。
西口鎮自然比不上虎頭山根據地,更沒有兵工廠提供的各式地雷武器,所以西口鎮目前的地雷,數量是相當有限的。
主要還是張楚那邊從兵工廠提供了大樣的各式地雷,讓五連長順帶著送到了西口鎮。
所以,周衛國又讓五連的戰士們,教著民兵大隊的同志們,制作簡單的子彈雷。
子彈雷很快也就成為了整個西口鎮,各個村莊防御部署的基礎性地雷。
簡簡單單的一顆子彈,再加上一番簡單的操作,用上一根鐵釘,或者是一根尖銳的竹子,同樣可以完成。
淺埋在地面之后,小鬼子只要踩上去,就算人死不了,射出的子彈也能打穿腳掌,讓鬼子重傷,從而拖累更多的鬼子,或許比打死一個鬼子起到的作用更大。
正好民兵大隊這段時間與日偽軍作戰,繳獲了不少的彈藥,再加上突擊隊帶著突擊小隊潛入南風縣,偷襲了鬼子軍火庫的那一晚,又繳獲了不少的子彈。
有些子彈的口徑甚至是用不上的,正好可以拿來用作子彈雷的制作。
這子彈雷雖然其貌不揚,可能夠發揮的作用,反倒是能出其不意。
另外就是各式的地雷,這沒有什么出奇之處。
民兵大隊的戰士們經過五連長他們的教導,很快就能學會這些個是地雷的應用。
有些事埋設在地上,有些是可以掛在木門上,甚至是藏在屋子里的水缸里,桌子下。
但凡是小鬼子入村之后可能接觸的地方,都可以埋設地雷,讓進村的鬼子,猶如踏入了一片地雷世界,稍有不慎,就會被地雷炸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