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正太戰役作戰結束之后,國軍方面忌憚八路軍表現出來的實力,更是直接掐斷了對八路軍原有的后勤供應,這就導致八路軍根椐地的生活越發的艱苦。
緊接著,從1941年一直到1942年末,這期間八路軍的數量基本上沒有大的擴展,甚至被迫縮小再縮小。
難道是八路軍的發展勁頭不如前幾年了嘛?
自然不是,只是因為日軍在占領區針對八路軍的掃蕩,還有軍事行動實在是太多了,導致八路軍的發展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日軍甚至將主要的軍事力量都用來對付占領區的八路軍上。
在日軍的軍事打擊,加上經濟封鎖的雙重壓迫下,從四一年到四二年八路軍戰士們的傷亡是相當慘重的。
還有因為非戰斗的減員,比如凍死、餓死的同樣不再少數。
其中透露著多少的心酸和無奈。
而周衛國之所以出現在這太行根據地區域,就是不想看到這種慘狀再繼續下去。
聯盟送來的物資抵達八路軍總部的當天,老總就下令將物資給做了劃分,下發到其他各團。
還有一些根據地的老百姓,日子也過不去了。
老總甚至特意下令,先把糧食分配給更需要的百姓,哪怕是戰士們自己餓肚子也沒有關系。
而王大山這邊,借助上次剿滅日軍中隊還有那些偽軍的繳獲,在物資上倒是暫時可以維持團部現有的100多號戰士的后勤供應,但這也是暫時的。
可就算是這樣,餓了好些日子,基本上沒吃過飽飯的戰士們有了眼前的繳獲,王大山卻依舊沒辦法給戰士們帶來一頓飽飯。
考慮到總部老總他們把糧食都分給了周圍的戰士,還有百姓。
王大山甚至主動又下令,從團部抽調出一部分的物資送往總部。
老總卻是拒絕,糧食原封不動地送了回來,且告訴王大山,讓王大山他們把這些糧食都吃進肚子里,帶著戰士們好好打勝仗,總部還等著王大山他們弄到更多的糧食物資呢,這一頓吃飽有什么用?
他王大山要是有能耐,就讓大家頓頓吃飽。
回到獨立團之后,周衛國和王大山商量著后續如何解決根據地的后勤供應問題。
王大山說道:“老周,咱們現在最差的就是糧食,不管什么糧食都成。眼下咱們根據地實在是沒有什么能吃的了,最開始還有些糧食對付,后面野菜、樹根,甚至是樹葉都被吃光了。
再這樣下去,戰士們怕是只有吃土了,可那玩意兒能吃嗎?吃多了是要死人的。”
說到這里,王大山就問了:“聽說萊陽你們虎頭山根據地的經濟建設就搞得非常好,不但是頓頓能吃飽飯,甚至還有肉吃,聽說連縣城里的日偽軍都被你們虎頭山八路軍逼得躲在縣城里頭不敢出來,甚至鬼子的縣城里頭,日票都不好使,小鬼子甚至爭著搶著用咱們發行的邊區票。
也就是說,邊區票都能在鬼子縣城里買到物資的。
老周,這些你到底都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