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覺到日軍對華戰場的局勢轉變,周衛國在虎頭山根據地最新召開的軍事會議上,開門見山道:“同志們,咱們自從根據地逐漸穩固之后,與日軍對峙局面到現在已經持續了有一兩年時間了。
到今天,日軍在各區域的作戰進展緩慢,甚至已經出現敗相,戰略的相持階段已經在悄然之中轉變。
我想,咱們虎頭山根據地進一步發展擴大的契機已經到了。
所以我和政委商量之后決定,咱們虎頭山根據地,準備轉防守為緩慢的進攻。
當然。咱們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了,所以逐步向前推進,先把萊陽及周邊鬼子占領區的各大村鎮逐步蠶食,緩緩向前推進,拔掉鬼子的大小據點炮樓,擴大咱們根據地的面積。
先將周邊村鎮的鄉親們都解救出來,把失地收回來再說。”
周衛國這項決定說出來之后,干部們無不表示贊同。
孫鑫璞道:“衛國,我們早就等著這一天了,終于是來到了,咱們可以痛痛快快的干一場了。”
大家紛紛點頭。
接著制定詳細的軍事行動計劃。
以虎頭山還有栆縣根據地為中心。
八路軍獨立團的部隊逐步向外區擴散,蠶食萊陽及周邊日軍占領區的各大村鎮。
周衛國交代:
“咱們要穩扎穩打,不能給小鬼子任何出手的破綻。
要讓小鬼子在無奈之下步步緊縮,讓他們也嘗嘗前些年咱們被不斷壓縮生存空間、封鎖經濟的痛苦。”
打定主意之后,周衛國又與湯炳權見了一面,并與清源警備旅聯合作戰。
清源警備旅方面也逐漸向前推進,壓縮日偽軍的生存空間,連同虎頭山八路軍向前推進,逐漸收復失地。
要說這湯炳權,雖然抗日的膽量沒有多少,但好歹還是有些軍人的恥辱之心的。
與其他地區不同,在萊陽地區,周衛國和湯炳權聯手開創了與日軍對峙,雙方誰也不能奈何得了誰的局面。
湯炳權的警備旅在見識過周衛國的獨立團的戰斗力之后,再沒敢輕舉妄動過。
雙方基本上沒有發生過什么大的矛盾。
而湯炳權那邊雖然多次暗中收到上級的指令,要湯炳權的警備旅準備著手對付虎頭山的八路軍,最后都被湯炳權以各種借口拖延糊弄了下去。
所以直到現在,在萊陽地區,八路軍和清源警備旅還是相安無事的局面。
另外要說到這兩年來,虎頭山八路軍的發展,規模比起兩年前,全團的兵力增加了兩倍多。
在兩年前,虎頭山根據地一共有正規作戰部隊3000人。
而現在呢,虎頭山根據地,不算民兵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隊之外便有八九千人,如果再加上民兵部隊、地方部隊和游擊隊這些組織的話,甚至超過15000人。
在周衛國撰寫的民兵軍事訓練手冊的幫助下,村莊的民兵組織們又積極地參與軍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