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賈詡對他的期望。
他要恩澤萬民,涼州人也是萬民的一部分,賈詡想搶先上車也是很自然的事。
劉協抬起頭,看向遠處。
在他視線的盡頭,就是雪山之下的涼州。
“先生,你希望涼州人內遷嗎,比如關中?”
賈詡轉頭看著劉協,劉協也轉頭看著他,微微一笑,意味深長。
賈詡收回目光,撫著胡須,沉吟了片刻。
從他內心而言,他當然希望一部分涼州人能進入關中定居。關中已經荒蕪,人口流失嚴重,用來安置涼州人再好不過,甚至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但他更清楚,大批內遷必然會帶來沖突,再加上李傕、郭汜等人在關中殺戳帶來的影響,在很長一時段時間內,涼州人都無法真正融入關中。
“如果先生一時無法決定,不妨暫時擱置。”劉協說道:“等到了并州,先生或許就有決定了。”
賈詡點點頭。
雖然他不明白劉協為什么會這么說,但他聽得出,劉協并不希望他現在做決定,甚至不希望涼州人內遷關中。
并州的胡化問題,一直是他們最近討論的焦點。
如果不是相信劉協會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必要,他幾乎懷疑劉協在敷衍他。
劉協隨著戰馬的前進,輕搖手中馬鞭。
“此戰眾寡懸殊,即使李傕、郭汜貌合神離,也不可輕與。弱敵之策,先生考慮。自強之責,朕自當之。如何?當然,臨陣用兵,還需要先生多多指點。”
賈詡含笑點頭。“臣必以赤心,報陛下知遇之恩。”
劉協笑笑。
他清楚賈詡的言外之意。這本來就是一個交易,而不是一腔熱血的君臣大義。如果他不能解決涼州長治久安的問題,賈詡有的是辦法讓他付出代價。
于他而言,即使不考慮賈詡,涼州也是他必須考慮的問題。
往小了說,這關系個人安危。
往大了說,這關系到大漢存亡,甚至是華夏文明前進的方向。
“回御營!”
“唯!”王越應了一聲,舉手示意,史阿策馬而去,吩咐在路邊等候的羽林、虎賁起程。
虎賁起身,羽林上馬,展開旌旗,護著劉協、賈詡,向御營方向緩緩而去。
段煨站在路邊,看著天子并不算長,卻不失肅穆莊嚴的儀仗從眼前經過,忽然濕了眼眶。
“不意今日,又見漢家風儀。”
隨侍一旁的從子段義翻了個白眼,神情不屑。“就這么幾個人,也能稱漢家風儀?”
“豎子,你懂甚?”段煨抬手就是一下。“想當年會宗公定烏孫,班超定西域,豈憑人多?漢家但當有英主,信用我武人,征服四夷如反掌爾。天子雖年少,有英主之風,大漢中興可期。”
“天子是英主?真沒看出來。”段義摸著腦袋,盯著遠處天子的背影,將信將疑。
“若非英主,豈得賈文和稱臣?”段煨撫著花白胡須,得意一笑。“以后朝中有人,可優游而至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