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姜婉寧忙著收拾行裝,十一跑前跑后,催著家將們快點安排船只。
齊嬤嬤遞牌子進宮,找到丁嬤嬤說,姜婉寧打算與皇后辭行,回京城去了。
丁嬤嬤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太子對郡王有了猜忌,隱晦的告訴了齊嬤嬤。
齊嬤嬤的脾氣吧!以前是很好,畢竟是下人,不敢行差踏錯。
可這些年不一樣了,姜婉寧重生回來,對齊嬤嬤很是縱容。
府里有位現代來的李文碩,更沒有上下尊卑的概念。
他對齊嬤嬤的定位是,公關部主管,還兼著行政,人事等協調處理。
對府里下人更像是上下級關系,給她很寬松的生活環境,平等相處。
齊嬤嬤慢慢養成了,在主子面前敢說話,敢說真心話的性子。
丁嬤嬤說的隱晦,齊嬤嬤卻是聽懂了。
作為主子倚重的老嬤嬤,又是最親近的一個,有些話主子不好說,主子不能喊冤,她要去說。
于是,央求丁嬤嬤幫忙,她要面見皇后。
有什么不敢說的,要是沒有她家主子,武威候府還不知爛成什么樣呢!
侯爺現在是王爺了又如何,主子才是第一位。
若是被冤枉有謀反的心思,主子會如何,十一會如何?
李皇后怎不想想,你娘家為你做了多少,主子為你做了多少?
跪在皇后面前,齊嬤嬤一點沒發憷,掰著手指頭開始說。
王爺還是侯爺時,最喜歡風花雪月,對著花草念詩,與公子哥們出去吃酒。
可那是的侯爺,背著人時,會發愁念叨。
說是總覺得頭頂懸著一把劍,而這把劍指向的卻是姐姐和外甥兒。
那時的侯爺說過,皇家無情,姐姐和外甥多么艱難,他不能玩樂,不能顧及私人恩怨。
齊嬤嬤含淚道:“王爺那時,就連喝醉了,都不敢放縱亂說。
回來總要揪著小廝問,有沒有說錯話,有沒有說小廝聽不懂的話。
還讓小廝把他說的話背一遍。”
李皇后聽了動容不已,眼淚不由滑落。
她能走出行宮,不是因為楊貴妃死了,是弟弟一步步謀劃,看似玩樂,卻一步步被認可。
齊嬤嬤低頭擦去眼淚,接著說她眼中的主子。
王爺性子懶散,有文人的風流浪漫,最不喜歡的操心政務。
王妃更是不耐煩管事的人,以前二娘子在府里,王妃連府里中饋都不管。
王妃不管府里的事兒,卻喜歡聽八卦,看熱鬧。
這也是王妃到了金陵,知道江南好些內宅事的原因。
再說老夫人,以前對誰都不上心。
這次王妃來金陵,老夫人拉著王妃,哭著說舍不得,說王妃幾個月不在府里,她會很想王妃。
說道這里,齊嬤嬤補了一句真心話,估計老夫人最想念的是孫兒,誰讓李家只這一個呢!
接著說回王爺和王妃。
王爺承諾過,只要太子回京,他就跪請皇上收回郡王頭銜。
祖上傳下來的侯爵不能不要,做個無事一身輕的侯爺最好。
到時候帶著王妃出去玩,走遍名山大川。
齊嬤嬤還是忍不住吐槽了。
“王爺那時候保證,帶王妃去爬山,說是尋找心靈凈土。
照奴才看,那山上凈是土,累的腿軟腰酸,爬上去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