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東宮的禁衛軍,很多是李文碩的熟人。丟出一包銀子,請兄弟們晚上喝酒取樂。
東宮角門打開,李文碩順利見到了太子。
“舅父!”太子哭著跪在了地上。
李文碩伸手扶他起來,溫聲勸說:“瞧瞧,還是小孩子樣兒,聽說你都有閨女了?
當爹的人了,要給兒女樹立榜樣,哭唧唧的像什么樣子?”
太子抹了一把眼淚,問:“舅父不怪我?”
李文碩扶著太子坐下,拉了個椅子坐在太子對面。
“我是誰?是你舅父啊!長輩都是這樣,對晚輩總是無條件愛護。
你忘了,我很護短嘞!昇兒啊!舅父也是從年輕時過來的。
舅父年輕時也犯過錯,年少輕狂嘛!在所難免。
只是舅父與你不同,舅父那時守著破敗的侯府,整個府里,犄角旮旯搜一遍,除了當票沒啥了。
你不一樣啊,你是太子,地位決定了犯錯的嚴重程度。”
太子含淚道:“舅父,我錯了,錯了!”
李文碩拍拍他的肩,“知錯就好,我們先說說你的錯誤。
首先,你沒有正視過皇上,那是你的父皇啊!不管旁人如何說,皇上在位這些年,百姓安居樂業。
這些都是皇上的政績,也是皇上英明之處。”
太子擦著眼淚,問:“父皇英明?”
李文碩笑了,“皇上很英明,朝臣或許會說皇上昏庸,皇上懶政,但百姓不會這樣說。
你回想一下,皇上繼位以來,可有增加過賦稅?不但沒有,除了納糧,需要交銀錢的稅收,一再減免。
北邊很多有名的窮困縣,入城的城門稅,農人是不用交的。
你再想想士族,為何為官者,多數對皇上不滿?”
太子皺眉沉思,這是第一次,他努力去想父皇的好。
李文碩告訴他,皇上真的很偉大,做了一件歷代皇帝不敢做的事。
皇上限制了士族的田畝數。
考中秀才,免稅的田畝數,折算下來大概是一百八十畝左右。
舉人是可以擁有很多田地,而且是免稅的,這個律法沒有限制。
皇上卻說,舉人比朕親封的鄉君還豪氣?朕的面子何在?
本朝的皇族沒有封地,鄉君食邑四十戶,折算下來就是五六百畝田產。
當然,鄉君是拿俸祿的,按照食邑領糧食等諸多俸祿就行。
可皇上不這么算,一個舉人名下有六百畝田,他想撐死嗎?
就算考中貢士,名下田產也不能超過郡王的食邑,也就是八百畝田。
八百畝聽起來很多了,但現在的田地產量很低,一畝地年產小麥三石左右。
折算下來只有三百多斤的產量,還要看年景,風調雨順才行。
皇上動了士族最大的蛋糕,朝臣不說他是昏君,難道還夸他不成。
而當時的謝相,幫助皇上穩定了朝局,一句話讓百官熄火。
謝相說,皇上一向任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與皇上對著干,咱們的皇上會怎樣,我可不敢保證。
皇上是任性,這一點誰也不能反駁。
士族沒敢鬧起來,來個大罷工,完全因為太祖帝喜歡殺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