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從高中開始,一直到警察學院畢業,他們都是搭檔的關系。
信使辭職去做賞金獵人,也是為了兩人共同的理想。
楊興國始終堅信,信使是在隱者的蠱惑下,才做下那種瘋狂的事情。
所以他對待隱者的態度,才會極端到魔怔人的程度。
人的直覺,有時候真的是一樣非常玄學的東西。
艾涼在內華市從來不用信使這個馬甲。
因為即便他完全拷貝了信使的人格記憶。
也沒有瞞過楊興國的自信。
在空中飛了差不多十幾公里,艾涼找了個沒人的公園降落。
他掏出手機,開始翻找內華市情報商人的聯系方式。
信使畢竟是拿過亞聯榮譽勛章的人。
他的人脈關系,雖然沒有施宏方和楊興國那樣有深度,但勝在廣闊。
有些犯人喜歡在各個城市間輾轉作案。
因為警方受限于地區限制,不方便跨地區聯合執法。
在沒有充足證據的情況下,并案調查的申請流程非常麻煩,
這時候就需要信使去當地收集情報了。
所以基本上,很多城市的黑色地帶和地下勢力,各種三教九流,信使都有所接觸。
這給予了艾涼極大的便利。
讓他省下了不少和情報商、線人,磨合的時間。
艾涼在通訊錄中一通翻找,最終鎖定了一個叫海兔的家伙。
這人曾和信使有過兩次合作,本人也是警方的線人。
可以能搞到警方的一些內部消息,職業道德也比較強。
而且奉行金錢至上的原則,
只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說。
是艾涼合作的首選人物。
艾涼沒有猶豫,直接撥通了海兔的號碼。
嘟,嘟,嘟。
第一通電話無人接聽。
艾涼并不著急,他等了兩分鐘,又撥了第二次。
很多情報販子都是這樣,除非是熟人來電,否則他們通常不會接第一通陌生電話。
因為倉促之下,很容易暴露自己。
有句俗話說的好,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搞情報的,都容易讓人惦記,誰也無法確認來者是不是惡客。
他們會利用呼叫轉移的手段,進行簡單的偽裝。
如果對方還會打過來第二通電話,那就準備接聽。
艾涼的第二通電話,沒過多久便打通了。
“哪位?”
一道警惕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
艾涼改變聲線,用信使的聲音說道:“信使,我們之前應該有過合作,你還記得嗎?”
“信使……那個信使?”
艾涼思索了兩秒鐘回應道:“沒錯,就是那個信使。”
“等我一下。”
海兔話音剛落,手機里便傳來一陣摩擦聲,然后再也沒有聲音傳過來。
過了一會兒,對方重新拿起手機。
“你找我有什么事?”
既然這么問,就代表著海兔已經確認了艾涼的身份。
至少確認了這個手機號碼是信使的。
別問我為什么有過兩次合作,卻連號碼都記不住。
情報商人之間,除非是長期合作,否則不會留下對方的任何聯系方式。
哪怕大家在街上偶然碰面,也會裝作沒見過面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