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都有些不安,張心瀾甚至忍不住換了個坐姿,以掩飾內心那種沉悶的感覺。
沒有辦法,電影前半段,林泛將那種少男少女之間暗生情愫,但是又朦朦朧朧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描繪得太過于美好了。
歡樂的節奏從電影開篇到現在,一直都貫穿著整個劇情,但是這樣的歡樂,在祝英臺這一句殷切叮囑中,卻徹底化為了沉重。
所有人都還記得,祝老爺心心念念都是想要將祝英臺嫁給馬家,以換取祝家更進一步的富貴榮華,才將祝英臺送到書院讀書,好“配得上馬家”的。
大家都在等著,等林泛如何將這個沖突展現出來是誤會是錯過還是求不得
都不是。
梁山伯順利的考上了科舉,成為了縣令,帶著聘禮來祝家提親,但是路上卻偶遇了馬家的納吉隊伍,跟梁山伯寒酸的聘禮不一樣,馬家的聘禮送了足足三天都沒有送完,將梁山伯徹底給比了下去。
而來到祝家,梁山伯也被祝母各種奚落,但是梁山伯為了見上祝英臺一面,全部都忍受了下來。
樓臺相會,梁山伯終于見到了女子裝扮的祝英臺,兩人約定晚上私奔到書院去,可惜他們兩個人勢單力薄,如何是祝家的對手
祝家將梁山伯打成重傷,祝英臺也被鎖在了家中。
為了讓祝英臺死心,祝母親自登上了梁家的門,逼迫梁山伯寫信與祝英臺訣別。
“你以為憤怒,就可以改變你和英臺的命運嗎
你以為表示不滿,胡人就會忍讓南邊的漢人嗎
要怨就怨你生錯地方,怨你生錯時候。生在我們漢室沒落的時候。人人都是那么虛偽,迂腐和勢利。
要怨就怨你們太多想法,年少無知。以為你們不喜歡就可以改變周圍的人,以為你們兩個就能改變這時代。”
祝母咄咄逼人之后,還沖著梁山伯跪了下來,字字誅心“我可以為了英臺跪在你面前,你又能為英臺做些什么呢”
丈母娘,太扎心了
觀眾們頓時就怒了“臥槽這話說得太狠了字字誅心啊”
但是也有觀眾表示理解“其實我覺得祝母說得好像也沒錯,那個時代就是那樣的,門當戶對,父母之命,才是正統。”
觀眾們意見不一,小聲爭論了起來“所以都是糟粕,才要反抗啊”
“但是祝母也是為了祝英臺好啊,祝英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出入都要十幾個丫鬟伺候著的,嫁到梁山伯家里,她也會不幸福的”
“那祝英臺嫁到馬家就會一定會幸福了嗎馬家跟祝家聯姻,看中的是兩家的家世,只有梁山伯是真心愛祝英臺的啊”
觀眾們糾結于愛情和門第,但是影評人卻看穿了林泛在這段話當中,潛藏的野心和企圖愛情故事只是個美好的幌子,歷史的反思才是真正要表現的內核。
只不過這會兒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暫時按捺住爭辯的欲望,將電影繼續看下去。
梁山伯無言以對,只好答應祝母,可是鋪好紙筆,梁山伯一個字都還沒能寫出來,就先一口鮮血噴在了信箋上。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