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了,我是一個孤兒,不過我不是從出生就是孤兒的,我也曾有過一個幸福的家庭,有疼我的爸爸和愛我的媽媽。”
林泛一邊回憶,一邊慢慢的講述著這一段往事。
或者說,是前身的往事,也是前世的往事。
“不過我已經記不清我爸爸媽媽長什么樣子,以及做什么工作的了,我唯一記得的是,我從小就一直都有學習一些樂器,比如鋼琴和小提琴。大概可能是因為我父母,應該是從事音樂相關的工作,或者出身于音樂相關的家庭?”
這一段記憶,是林泛從靈魂深處尋找到的,是屬于藍星林泛的記憶。
跟地球林泛,從小就是從孤兒院長大不一樣,藍星林泛原本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的。
但是這種事情,在林泛看來可能更加令人難以接受。沒有擁有過的東西,失去了也不會怎么樣,但曾經擁有過的幸福,卻突然就這么消失了,這種打擊不是一個小孩子能夠承受的。
“我9歲那年,我爸爸就因為一場重病離世了,我媽媽也因為承受不住這個打擊,很快也走了。”
就這樣,沒有了直系親屬,幾個關系很遠的遠親也不愿意撫養的林泛,就被送到了孤兒院。
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藍星的林泛心里就已經埋下了厭世的引子。
是的,厭世。
林泛后來曾仔仔細細的翻閱過記憶,尤其是在有了【過目不忘】技能之后,林泛將腦海深處所有的記憶,都檢查了一遍,很明顯能夠看得出來,藍星林泛早就有了輕生的念頭。
他成年之后,搬離了孤兒院,找工作,掙錢過日子,但他的人生并沒有任何目標,沒有任何追求,只是日復一日,過著重復而又麻木,沒有一點兒趣味,沒有一點兒色彩的生活。
直到遇到了連小雨。
連小雨的那一聲:“你會被很多很多人看到,會有好多好多人喜歡你!”
就像是黑夜里的一道光,照進了他的心靈,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想要掙扎上岸。
可惜,黑暗還是吞沒了光芒,稻草救不了溺水的人。
林泛淡淡的說起這段塵封的往事,站在了第三方的角度,冷靜客觀的看待整件事情,“我的父母是很恩愛的,雖然那個時候我年紀還小,但是從小沒少被父母撒狗糧。”
但也正因為太過于恩愛,林泛的母親才承受不了這個打擊,郁郁而終。
“《因為愛情》和《信仰》這兩首歌,是以我父母為參照,融入了我自己對于愛情的態度和理解,最終做成的作品。
其實說實話,一開始我還是挺擔心,這么老派的歌曲,會不會有很多人覺得不合時宜?”
林泛笑了一下:“但事實證明,真正動人的情感,不管跨越了多少年,也依舊會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
劉正言無言的拍了拍林泛的肩膀,唐河也沉默了下來。
有些往事太沉重,光是輕輕掀起一角偷窺一眼,就讓人感受到其中的沉痛、無奈、彷徨與迷惘。
林泛回了劉正言一個“沒事”的眼神,主動說道:“除了這兩首,我同期還寫過一首歌,是送給林泛……也就是我自己的歌,劉老師,唐老師,要不要聽一下?”
劉正言和唐河自然點頭。
于是林泛再次起身回屋去,拿了吉他出來:“這首歌的風格跟我以往的歌曲,嗯,差別比較大。”
劉正言笑道:“別自夸了,你自己夸完了,一會兒歌出來了,我們可就沒詞了啊!”
林泛笑了,不再說話,而是靜靜沉浸在音樂的旋律當中,手指撥動琴弦,似乎是在嘆息,又似乎是一個閱盡滄桑的老人,正將自己的一生娓娓道來:
“想得卻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
本來輕松坐在一旁,等著聆聽林泛新歌的劉正言,一下就坐直了身體,從林泛那一聲說不清道不明的演唱,或者可以說是嘆息?當中,聽出了一種從內心深處彌漫出來的共鳴。
人生匆匆,想得卻不可得,一句話道盡了人生百態,說透了世事無常,勾起了劉正言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縷縷情緒。
無奈嗎?后悔嗎?大概都有吧。
“該舍的舍不得
只顧著跟往事瞎扯
等你發現時間是賊了
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