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的專輯成績都這么好,林泛這不管是人氣還是實力,都不在夏言之下,甚至已經穩穩趕超的情況下,成績只有更好,不會比夏言更差的。
所以林泛決定預售實體專輯的時候,全公司竟然沒有一個人投反對票的,只不過在數量上,大家的意見不是很統一。
楊紅霞覺得:“一百萬張很多了,大頭還是在數字專輯那里。”
楊紅霞是拿夏言做對比的,夏言的實體專輯銷量可以算作四十萬張,因為現在每天還有一定的銷售,而隨著林泛新專輯的發布,說不定還能反過來帶動一下夏言的專輯銷量。
所以做個一百萬張,一是湊個整數,二是這個數字已經是夏言的兩倍還多了,差不多應該是市場容量的極限了。
但是林泛持反對意見:“這可是我的第一張專輯!意義非凡!我的粉絲們等了這么久,誰不想收藏一張實體專輯?數字專輯再方便,可它缺乏特定的收藏意義!
而且,那個啥,誰知道以后我還發不發專輯了?”
林泛覺得這件事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畢竟要是發單曲發上癮了,好幾年才做一張專輯怎么辦?甚至以后要是不發專輯了怎么辦?
楊紅霞氣得想打人!
因為林泛說的這話,其實還真不是完全沒可能!
就比如說這一次專輯跳票的事情,雖然不是出于林泛個人的主觀意識,但是也是林泛自己選擇跳票的,而且跳票的時間還有點兒久。
有這個先例在,粉絲們確實很難相信,林泛會像別的歌手那樣,每年都發專輯。所以對于這真正意義上的,林泛的第一張個人專輯,不管是實體還是數字版本,粉絲們都不會錯過收藏的機會的。
萬一,林泛以后就真的只發單曲不發專輯了,這就成林泛的絕版專輯了啊!
楊紅霞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三百萬張!”林泛大手一揮,顯得特別大氣,“就算是一時半會兒賣不完,以我專輯的質量,以后還是會有人愿意收藏的!所以,實體專輯咱們就做個三百萬張出來!”
現在賣不完沒關系,林泛相信,以自己專輯里歌曲的質量,幾年后,甚至是十幾年之后,都還會有人愿意為自己的專輯買單。
首版庫存,和重制版,意義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辦公室所有人都面面相覷,泛哥這是腦子發燒了?在實體專輯都死透的夕陽產業里,一下子投出去三百萬張的訂單,不說賣出去賣不出去,單單是網絡上的黑評,可想而知會是多么恐怖。
但,楊紅霞被說服了:“行,就照你說的辦!”
于是,三天之后,林泛新專輯開放預售一百五十萬張,正式發售時,門店鋪貨五十萬張,留下一百萬張存在公司庫房里,以備不時之需!
林泛和楊紅霞計劃得很好,但是現實卻不按照他們的計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