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終于得到了父母的準允,可以離開這個封閉無趣的家,換上樸素的男裝,告別父母后帶著丫鬟,以及對未知未來的憧憬,滿腔歡喜的踏上了前往書院的道路。
一路上,從未出過遠門的自己,看著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有趣,心情也忍不住跟著飛揚了起來。
而此時,舞臺上,大提琴加入了進來,音樂也開始轉入活潑、歡快的回旋曲,整個旋律輕松又活潑,像極了自己與山伯同窗共讀時的快樂生活。
而自己,也在接下來與他朝夕相對的日子里,漸漸的對他情根深種。
舞臺上,大提琴與小提琴交相應答,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摯、純潔的友誼及相互愛慕之情。
但是,快樂是短暫的,在一段快板過后,音樂轉入慢板,小提琴原本歡快的曲調,也驟然變得悠揚而緩慢,之后更是轉變為斷斷續續的琴音,可謂是將少女心事重重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即便是聽不太懂音樂會的連小雨等人,也不由得跟著旋律,心情低落了起來。更不要說現場那么多帝音學院的學生,以及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了。
而對整個《梁祝》故事最了解的夏言知道,這一段十八相送之后,整個協奏曲將進入到最為激烈的三部分:抗婚、樓臺會,以及哭靈投墳!
果不其然,幾個大提琴音低沉的劃過之后,整個樂曲的曲風一下子變得陰森低沉了起來,觀眾們的心也跟著緊緊揪了起來,一股喘不上氣的感覺油然而生!
彌漫了整個演奏廳!
低沉的大提琴音色,和尖銳短促的小提琴音色交相輝映,背景里還有各種聲勢磅礴的管樂聲,匯聚成了一股股難言的壓力,化作一聲聲沉重的壓迫全部灌注到了觀眾們的耳朵里。
可是代表著祝英臺的小提琴,卻堅決而又憤怒的反抗著,吶喊著,但是在龐大的背景音中,小提琴的聲音變得孤獨而又尖銳,不甘而又絕望。
在樓臺會的短暫溫馨之后,各種樂器的奏鳴突然變得和緩,林泛手中的小提琴聲,也變得若有若無,一切似乎都平靜了下來。
但是,觀眾們卻莫名感到一陣不安,仿佛有什么東西,潛藏在這難得的平靜之下,只等著一個機會,然后怦然勃發!
連小雨更是忍不住伸手握住了夏言的手,以緩解內心深處的不安。旁邊的陳媛握緊了雙拳,只覺得壓抑的難受,就連周湘也不自覺的雙手交握在一起,仿佛這樣就能夠面對接下來的所有困境。
唯有夏言知道,哪里有什么辦法,等待著祝英臺的,唯有決絕!
突然!
鑼鼓齊鳴!
樂曲也在此刻達到了最高潮!
所有人仿佛都看見了一個身穿嫁衣的女子,毅然決然的縱身一躍,投入了心愛之人的墳墓當中!
“呀!”
有觀眾承受不住這樣激烈的音樂和感情,忍不住低呼出聲。
而短暫的停頓后,長笛以美妙的華彩旋律,結合豎琴的滑奏,把人們帶到了一個美麗的仙境中,再現了傳說中“化蝶”的場景。
一陣優雅熟悉的小提琴旋律又回蕩在耳畔,觀眾們仿佛看到兩只蝴蝶在花叢中蹁躚纏綿,從此英臺與山伯生死相依,永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