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人家的眼里,他們的產品靠的就是低廉的價格博出位。
沒了這個優勢,大把的替代品,反正都是為了省錢,憑什么要買你的
如果漲價,還不如再加些錢,買本土品牌,質量口碑更有保證。
可是如果國內品牌不更新他們的產品,質量不提上來。
同樣會面臨被淘汰的局面。
因為品牌太多了呀,沒有技術壟斷,大家都拼制造的話,他們的產品維持原狀肯定會一步步被淘汰。
這個人文筆很深刻地寫所以,對于新安這些高端的品牌來說,出口,是一個死局。
在國內,好歹能靠著原本的名氣提價,提高銷路。
一旦出口,國外毫無優勢,連最基礎的價格優勢都蕩然無存。
文章的最后,寫得非常直白如果換成你,如何破解這個困局
陸懷安看了之后,忍不住挑眉一笑“喲,還留個懸念。”
不過,這篇文章的確給新安集團幫了大忙。
“這位作者文筆老道,舉的例子都直接上的數據,挺有水平的。”連龔皓都忍不住贊嘆。
陸懷安嗯了一聲,點點頭“的確不錯。”
回頭有空,找一找這人,得好好感謝一下。
不過,龔皓倒覺得不需要“這人能有這個水平,估摸著也不會差錢。”
現在更重要的,是琢磨琢磨他后邊會怎么寫。
但是,事情的走向,并不在他們的控制范圍內。
因為這個問題,著實提得太有水平了。
各個報社,最近投稿簡直是翻了倍的增長。
全都是來續寫那篇文章的。
而全國的企業和工廠,也無比期待他們的回答。
尤其是不少品牌,正琢磨著出口,也正發愁價格的問題呢
這不正好,現成的抄作業的好機會
一時間,都有些滯銷的報紙直接給賣到了脫銷。
陸懷安也讓侯尚偉把各種報紙都訂了,每天認真地看。
但是,這些文章里,雖然也都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卻沒一個能讓他滿意的。
因為這些方法,基本都是被他們想到過,并且否定了的方法。
終于,那位人才又再發文了。
這次他總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里面,提出的方法,并簡單地進行了一番推演。
比如說有人覺得,質量要好價格要低,那就直接把這些低廉的產品交給其他工廠來生產。
這個方法,被給予了一個評論狗屁不通。
把自己的產品交給別人生產,直接就是把生意拱手于人,國內都活不下去,更別提出口了。
又有人覺得,既然價格與質量不能共存,那就國內賣質量好的,國外賣質量差的。
那就又回到了原點質量差,在國外活不下去。
如此種種,盡數否決。
這和當初新安集團總部會議的情形,倒是差不多。
陸懷安饒有興致地往下看。
文章里深刻地剖析,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有兩條路走一是套牌,二是換皮。
套牌呢,就是租別人的品牌名,賣自己的產品。
只是這樣一來,質量好價格優的好名聲,就全是人家的。
他們只能賺點辛苦錢,真正為人做了嫁衣裳。
這條路,正常人都不會去選。
更何況人家讓你掛牌,他們還擔心質量不好影響他們品牌名聲呢。
說不得還需要他們花錢去買使用權,而且還是花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