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關也是有駐軍的,只是數量有些少,僅有三千人而已,在這里駐守的守將,名叫韓忠平,勉強算得上是左相一系的人馬。
此時衛國就近召集了十萬大軍,韓平本來也打算刷軍加入討伐的軍隊,但卻被衛國朝廷派下來的將領給制止了。
之前衛國朝廷里,皇黨和相黨爭執不下,左相退了一步,而皇黨付出的代價則是將統兵權交給了左相黨的人。
“忠平,此次出征,你京平關的人就不要去了。”
這次左相黨選出的統帥,是之前在東境跟大周征戰多年的老帥童文山,他當年在東境的時候,跟莫從意都交過手,算是一個很強的老將了,只是年歲有些大了,頭發都有些花白了。
只是此時,重新出山的他,臉色卻并不好看,他面色凝重的看著韓忠平,開口說道“如今情況未明,萬一有什么閃失,還需你京平關把守最后一道防線,所以你京平關千萬不可妄動。”
說實話,此次童文山是不愿意出山的,因為這仗根本就沒法打,迄今為止,蠻族將情報封鎖的死死的,他現在連蠻族有多少人,為首者是何人都不知道。
這種情況下,一個不好就是領著大軍去送死的下場。
至于朝廷皇黨那些人說什么,蠻族可能只有一小隊人,這話童文山直接當他是放屁,一小隊人能將情報封鎖的這么死,真當隴北郡的人都是死人嗎
還有最主要的事,就是相黨這次完全是出力不討好,他是相黨的人,若是輸了的話,那這次左相就得背鍋,是他用人不利,而若是贏了的話,這次清繳蠻族,是皇黨提出來的,所以雖然是他打贏的,但功勞大半都得落到皇黨手中,可以說怎么算皇黨都是穩贏。
韓忠平自然也清楚朝廷里的博弈,因此他聽到童文山如此悲觀的話,不由得沉默了片刻,然后開口問道“童帥,既然這樣,那你為什么還要去”
“既然那小陛下愿意折騰,那左相干嘛要蹚這趟渾水,直接讓他自己找人去不行嗎何苦攬下這個苦差事”
韓忠平言語中對衛國的這位新帝沒有絲毫敬意,若不是被童文山瞪了一眼,他剛才小皇帝三個字就直接脫口而出了。
而他的怨氣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年小皇帝肆意妄為,提拔那些投機的官員,并且任由他們派排除異己,韓忠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排擠出來的,若不是左相看他有能力,暗中幫了他一下,恐怕他現在就不是在這京平關當守將,而是在大牢里等著被砍頭了。
“任由陛下選人,你讓陛下選誰那些所謂的皇黨,有幾個有能力的,若是讓他們領兵,豈不是讓這些士卒去送死”
童文山心中也十分無奈,他跟左相相交莫逆,自然知道左相這些年把持朝廷,并不是因為舍不得這大權,而是因為小皇帝實在不成器。
別的不說,就說他為了對抗左相,拉攏的那些所為皇黨之人,那都是些什么玩意,溜須拍馬,鉆營投機,排除異己,貪污受賄,那是一個比一個熟練,但處理正事的時候,這些人一個比一個廢物。
而且,若是小皇帝若是用這些人只是為了跟左相抗衡,好從左相手里奪權,那左相就算有些過,勉強也能接受,畢竟怎么說小皇帝也知道怎么運用手里的權力了,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但事實上卻是,小皇帝是真的寵信這些人,而是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這要是左相放權了,小皇帝敢將把江山都交給那些投機鉆營之輩。
因此就算明知道會引起小皇帝的不滿,左相他們幾個托孤大臣,卻還依舊把持著朝政不敢輕易放手,只是在對于小皇帝奪權的舉動時,因為他們臣子的身份,他們也只能盡量謙讓,各種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