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蘇長青倒是沒有犯困,重生之后,他很多的習慣在潛移默化地受著原主人的影響。
這其中就包括有一些學習上的習慣。
更何況,無論是什么東西,他只要學了,就比別人多十倍、百倍的收獲,那么何樂而不為呢?
睡一覺,他不會有任何收獲,聽下去,還能漲漲技能熟練度。
可是漸漸的,隨著教授的內容推進,他發現教授說的東西里,似乎有一些不太對的上的部分。
有些是常識錯誤,有些是邏輯問題。
他把這些全部記了下來,想著等下課去問問。
五十分鐘的課程已經過半,大部分的學生都心不在焉地盯著投影屏。
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人玩手機,這點倒是讓蘇長青感嘆,985的學生素質確實不一般。
雖然心已經飛了,但是至少表面上還是在聽的。
老教授對此也早已習慣了。
當他環視教室的時候,卻發現,似乎有一個學生在聚精會神地聽著,神情不似作假,同時,還動筆記著什么。
孫書華不動聲色地在教室里走動,順勢來到了蘇長青的背后。
眼睛瞟了一眼他筆記上的文字。
心中微微驚訝,眼底不僅閃過一抹贊嘆。
他沒有說什么,而是繼續著自己的大綱內容講下去。
時間轉眼來到了十點整,臨近下課,不少學生的眼神中又重新煥發出了光彩。
看著又活躍起來的一眾學生們,老教授的內容也已經講到了最好一頁。
他推了推眼睛,望著臺下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沉聲道。
“我知道我講的很枯燥,照本宣科,平淡如水。”
學生們紛紛抬起頭來,靜靜地聽著。
“可是我已經在這個崗位,同樣的內容,講了幾十年,心態不再年輕,這很正常。可是你們,不應該。”
“你們都是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大部分人的年齡,還不到二十,活力,熱情,進取,理應都有,可一節課下來,沒有幾個人認真在聽。”
有些學生的臉上此時已經露出羞愧的神情,覺得老教授一把年紀了,自己確實不應該。
但是也有一名學生舉起手說道:“可是教授,這些通識教育,實在是讓人提不起興趣來啊,尤其是我們很多學理工的。”
“是啊,教授,有時候真的想不通,大學設置這些通識課程的意義是什么。”有人帶頭,就有人也鼓起勇氣來發問道。
老教授的臉上笑容依舊:“無論是我講課枯燥也好,還是你們覺得通識教育無用也罷,這都不是你們消極的理由。”
“想想你們十二年苦讀來到這里是為了什么,想想FD的校訓是什么。”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有同學回答道。
“沒錯,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張》,意思是學習要廣博,堅定,并且要有敢于質疑的精神。”老教授贊許地看了一眼那個回答提問的同學。
“你們上課,是來學習知識的,如何能因為客觀的原因去自我消極呢?人生,無論何時都應該是主動而積極的。”
“通識教育,為的是讓你們明白,幾千年來的思想變革之下,我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科技的發展固然重要,可若是少了人文的關懷,就難免會走上歧路。”
比如說第三帝國。
蘇長青不由得想到,科技是把刀,如果少了正確的思想去使用它,就會變成像第三帝國那樣,成為人類史上的災難,而非福音。
一眾學生紛紛沉默了,包括之前提問反駁的那兩位。
“三十年前,我講課比現在還枯燥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