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開始吧。”蘇長青坐在計算機前,通過實驗室建立的遠程連接通道,直接把程序接入了遠在太湖的超級計算機。
程序開始運行的瞬間,就已經開始輸出第一批次的結果了。
這個速度,讓蘇長青確實大為感慨。
一秒九億,名不虛傳。
谷教授和一眾博士生們則是紛紛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在腦海中對比著每一次的輸出結果。
“好像需要一個對比輸出。”蘇長青突然想到。
這樣用人力實在太蠢了。
說著他便當場寫了一個用來對照輸出結果的程序,全程用了不到十五分鐘。
“這下就好了。”他把這個一起傳送上去,之后的結果便只需要看就好了,不用再費腦去比對。
一個半小時后,當最后一個輸出對照結果顯是為‘1’的時候,整個實驗室都沸騰了!
所有的實際運算結果都與理論上的預期結果一模一樣。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牢不可破,號稱只有量子計算機才能攻克的RSA加密,已經不再安全了。
谷教授雙手顫抖著拍了拍蘇長青的肩膀,眼中的贊許之色溢于言表。
蘇長青也是露出了會心地笑容,他的想法完全沒錯。
“蘇同學。”谷教授壓著激動的心情,強行冷靜下來。
“你回去把你的理論按照國際論文的格式重新書寫一遍,我幫你直接投稿JACM。”
JACM,全稱JonurnalofAssociationofComputingMachinery。是全球最為權威的計算科學期刊,只有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和想法的理論才有資格被刊登在上面。
蘇長青的這個研究,登上這個雜志絕對是當之無愧的。
“我還有個想法。”蘇長青笑道。
“什么?”谷教授好奇道,實驗室里的一眾學生也是用狂熱的目光看著蘇長青。
此時的蘇長青在他們眼中就是神!
不到20的年紀就取得了很多科學家一輩子都達不到的成就,這樣的人不是神是什么?
現在神看起來有新的想法,他們哪里敢不洗耳恭聽?
“我破解RSA的方法比較取巧,是從它的加密原理上入手的,而不是強攻。從前的加密原理太依賴偽隨機數生成器的隨機性了,一旦規律被人掌握,加密將毫無安全性可言。”蘇長青淡淡道。
“所以我的想法是,基于我破解偽隨機數生成器的規律,設計一種全新的隨機數生成器。”
“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曾經在他的《計算機器和智能》中提問道,機器能否思考的假設,也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
“在座的各位都是這方面的專家,應該聽說過神經科學里著名的‘中文屋實驗吧?’”蘇長青話鋒一轉,突然從計算機科學,跳到了神經科學。
谷教授點點頭表示知道,在座的博士生們各個都是博覽群書的,自然點頭表示聽過。
中文屋實驗,是上世紀一個哲學家提出的思想實驗,大意就是,把一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關在一個房間里,然后給他一本能夠對照中文意思的英文字典,接著,向這個房間里塞入一張中文紙條,然后這個外國人需要根據字條上的漢字的長相,來從字典里找到對應的英文,然后他再寫出自己的英文答復,再從字典上找出他書寫的英文所對照的中文,然后照貓畫虎的描繪下來傳出房間。
所以問題是,任何一個有智力的成年人都能完成這個人任務,關鍵是,他真的懂中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