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長青按下回車鍵的時候,一個虛擬的環境中,成千上萬個生化反應在爭分奪秒的發生。
一分半鐘以后,電腦便生成出了一個足有5GB大的動態文件。
“搞定!”蘇長青雙腳蹬著地面,把轉椅往后推去。
一眾教授面面相覷,這就好了?
“你剛才這是做的什么?”一位教授忍不住發問道。
他心中隱隱覺得那似乎是一種能夠模擬人體內細胞分化,成熟的算法。
但是這個想法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令他幾乎難以置信。
一個人要有多么的了解生物學,才能夠設計出一個能夠模擬細胞演化的程序。
而眼前這個少年他才只有19歲啊,而且他還是一個計算機系的學生。
其他的教授們也不是傻子,在觀看到蘇長青的所作所為后,以及那個動態文件中的種種不斷變化的參數。
乙酰膽堿水平。
鈣離子,鈉離子,鉀離子的濃度隨著時間不斷變化著。
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分子,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名稱以及相應的濃度。
在這個動態文件的最上方,還有不斷變化的時間顯示。
1分45秒。
是這個虛擬細胞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全部時間。
“網上的那個核酸文件想必大家都知道。”
“來自于人類基因組計劃。”
“它不一定能夠完美的代表所有人類的基因,但是90%的程度一定是有的”
“而我剛才所做的就是用我自己書寫的算法,把這些基因真正演變成了一個細胞。”
蘇長青臉上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自信。這份自信使他即使面對這些泰山北斗們,依然能夠侃侃而談。
在他話音落下之后,全場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沉醉在深深的震驚當中。這樣的一個模擬程序的技術含量并不是非常非常的高。
這件事情的點在于,整個程序從頭到尾都是由蘇長青自己一個人完成的。
這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正常來講,書寫這樣一個演變程序,需要很多計算機和生物學的人才同心協力,而且沒有大半年的時間是根本做不到的。
而谷教授把這個任務布置給他的學生才多久,好像兩天都不到?
“這個程序你寫了多久?”那位頭發花白的教授用顫抖的聲音問道。
蘇長青想了想,這好像是昨天自己跟秦書瑤胡鬧完了以后隨手寫的。
大概也就是用了50多分鐘。
“我昨天寫了整整一天。”為了不打擊到這些老教授們,蘇長青還是撒了個善意的謊言。
“嘶!”
全場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