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封舟和諸葛亮等人在長安城忙著善后的時候,長安被大漢奪走的消息便傳遍了天下。
收到這個消息,不禁各大世家的心里開始產生了各種悸動,連大漢內部也有了種種風潮。
錦官城內,吳太后的兄長、都亭侯、關中都督吳懿找到族弟安樂亭侯,后將軍吳班,開口道:“元雄,我軍攻占長安,占領漢中,只怕接下來就會遷都長安了。”
“兄長所言極是。”吳班點了點頭,道:“大漢定都長安,本是順天理,承人心之舉,但我擔心益州群臣只怕要反對遷都。”
“不錯。”吳懿冷笑道:“益州群臣乃是川人,在錦官城根深蒂固,得享清福,卻不知道天下大勢,便是定都長安。其實他們所能阻擋?”
吳班道:“我吳氏一族,本是兗州大族,隨陽城侯入蜀,距今已經有三十五年,雖說和蜀地早已融入一體,但我等之心,依舊當心向中原。”
“不錯,亂世之中,益州安寧,但當今為大爭之世,我輩當為家族長遠考慮,支持陛下遷都長安,蜀中官員若是要反對遷都,那我們就應該據理力爭了。”吳懿見和族弟打成共識,心中十分高興。
“益州大臣數不勝數,只有我兄弟二人,怕是力有不逮,不如尋找援手。”吳班建議道。
“不錯。”吳懿點點頭,盤算道:“鎮東將軍黃權、長水校尉秦苾、左中郎將杜瓊他們對大漢忠心耿耿,對陛下更是推崇備加,有他們相助,則遷都之事,必定阻礙偏少。”
因為路途關系,關羽和張飛收到的消息則要晚一些,張飛忍不住飲酒慶賀,關羽卻不僅沒有喜形于色,反而一拍桌子,略有些低沉:“我等追隨先帝多立功勛,今陛下攻克長安,占據關中,你我做長輩的,卻連一座宛城都無法攻克,當真慚愧!”
張飛點頭道:“二哥所言極是,本以為提兵宛、洛,敵人必然望風而降,沒想到對面的司馬懿竟然如此難纏,以我八萬大軍,對付他五萬,竟然占不道上風,若非我們及時退軍,只怕被他算計。我看這司馬仲達,未必弱于孔明。”
關羽冷哼一聲道:“仲達小兒,吾早晚必殺之。”
哼完之后,隨即一聲長嘆,道:“三弟,當初陛下為世子之時,為他固守荊州,才沒有被孫權趁機而入,才讓我關云長一世英名得以保存啊!現在有冷風、石環鎮守江夏,李嚴鎮守江南三郡,才讓我無后顧之憂啊!”
“二哥?”張飛一怔,像看陌生人一樣看著關羽,這還是我那個一向自視甚高,一雙眼睛除了大哥劉備、軍事諸葛亮之外,再無余人的二哥嗎?
難道大哥中道崩殂,二哥也把對大哥的欽佩,變成了對當今陛下的欽佩?
關羽搖頭苦笑道:“翼德,你我兄弟,不說兩家話,現在我們都已年過六旬,歲月無多,只怕哪一日,死在征途之上,所以某最近常三省吾身,故而發現,陛下眼光非凡,武勇超人,真曠世人杰也,吾不及也。”
張飛聽了默然不語,沉思許久,方才點了點頭,道:“國生、茂生若能追隨陛下建功立業,也不枉了。”
此言一出,兄弟二人迎著烈烈長風,感受著夕陽西下,一起長嘆。
……
“劉阿斗!可惡的劉阿斗!這劉備到底做了什么孽,怎么會偏偏生出劉阿斗這等家伙!誅徐晃斬張郃,他走到上邽,郭淮殉國,走到長安,子丹大哥也自盡殉國,到底他要做到什么時候才會舒坦……?”
洛陽太極宮,曹丕獨坐后宮,破口大罵。
身邊的宦官戰戰兢兢,不敢抬頭。
重臣蔣濟、鎮東將軍曹休、征南將軍夏侯尚,立在一旁,淚流滿面。
曹丕是又氣又急,竟然敢忍不住以皇帝至尊,而口出臟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