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人商議已定,便重新坐回蓮臺.
大眾見他三人似在打啞謎,俱都面面相覷,不明所以,有菩薩、羅漢暗暗掐指運算,卻難得根底,見三佛不語,只得按捺于心,不再言語。
如來高聲道:“去來自在任優游,也無恐怖也無愁。極樂場中俱坦蕩,大千之處沒春秋,今日法會已閉,大家各回道場。”
大眾聽言點頭,合十行禮j。謝罷,各分班而退,各執乃事,共樂天真。果然是:
瑞靄漫天竺,虹光擁世尊。西方稱第一,無相法王門!常見玄猿獻果,糜鹿銜花;青鸞舞,彩鳳鳴;靈龜捧壽,仙鶴擒芝。安享凈土袛園,受用龍宮法界。日日開花,時時果熟,習靜歸真,參禪果正。不滅不生,不增不減。煙霞縹緲隨來往,寒暑無侵不記年。
……
大赤天太清境。
元始天尊面對太清道德天尊,躬身行禮:“見過師兄。”
太清道德天尊微微點頭,道:“師弟輕易不離彌羅天玉清境,今日到此,可是為封舟一事而來?”
“正是!”元始天尊道:“當年老子一氣化三清,后出關化胡為佛,這道教佛門,皆為師兄說化,無論是是道教大興,還是佛門興旺,皆為我三清之盛,然此次佛門西行取經之事,也為師兄點頭,卻為何有封舟出現,以至天道生變數?師弟不解,求師兄指點。”
太清緩緩點頭,道:“此方宇宙,乃太清所化盤古,另一方宇宙,亦有元始天王化身盤古。”
我等立下玄門,非得與魔道相對,才符合一陰一陽兩儀相存的道理,我們不是推演過,若是沒有魔道,玄門就是一灘死水。”
“一消一長,道之存也!玄門延續,也在一興一衰之中。”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豈能有長盛不衰的道統,繁盛時大興我道,衰弱時守弱藏機,反而留出了成長的空間,看似衰弱,其實反倒是生機勃勃,反而是強盛之后卻多有僵化和衰弱之勢,守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看似柔弱,實則更接近道。”
元始天尊聽罷,緩緩點頭,又問:“封舟所為,不像魔。”
太清呵呵一笑:“不為魔,可為圣,能讓玄門進取,皆為我友,不必非要為魔。”
“師兄明見萬里,我玄門能立,不被婆羅門、獨神教、真明教所化,皆師兄之柔也。”元始天尊心中欽佩。
……
就在高高在上的諸天神佛忽然齊齊震動之時,封舟右手離開了本源之樹,看向谷內剩余的三人。
“此樹已經歸我,這造化神泉,三位可暢飲。”封舟淡淡一笑,一派揮灑之姿。
牛魔王和萬圣龍王連連致謝。
楊戩則是萬分感激。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因為灌江口水利之事,被封舟高看一眼,有得到造化神泉之大機遇。
他連忙躬身致謝:“楊戩代手下梅山六友、一千二百草頭神,多謝太子殿下義舉,日后但有所遣,刀山火海亦往之。”
“真君不必客氣。”封舟淡淡一笑。
能讓灌江口水利工程萬年不壞,造就天府之國,無數百姓承受其恩惠,這樣的英才,由不得封舟不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