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寶塔真是崢嶸倚漢,突兀凌空。正喚做銅鑄琉璃塔,千金舍利峰。梯轉如穿窟,門開似出籠。寶瓶影射天邊月,金鐸聲傳海上風。但見那虛檐拱斗,絕頂留云。虛檐拱斗,作成巧石穿花鳳;絕頂留云,造就浮屠繞霧龍。遠眺可觀千里外,高登似在九霄中。層層門上琉璃燈,步步檐前白玉欄。
簡單說,這座寶塔都是由銅鑄,不但需極多的金銅,還要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
這座寶塔在整座寺廟中,地位最高,各殿環繞周邊,隱然有眾星拱月之勢。
除銅塔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蓋,色澤如新,卻不知是因寺內和尚勤于打掃,還是瓦質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藍色最為耀眼。可想見在陽光照射下的輝燦情景。
銅殿前正前方是一座接引殿,由漢白玉砌成,寬二十丈,高四丈,左右墻壁上,對稱鑲嵌著8塊莊嚴、肅穆、圣潔青石神佛坐像,殿前,石獅雄踞,鼎香繚繞;殿周,24根大柱抱殿而矗;大殿臺基,青石欄桿攔護,妙趣橫生的96只小獅子環繞排開。
“接引殿”的旁邊是“靈感院”。、正殿內供奉的釋迦牟尼“白玉佛像”,乃是佛祖七歲等身像,由整塊白玉精雕而成,秀麗端莊,晶瑩潔亮。
至于銅塔外面四方邊沿處,除了四個石階出入口外,平均分布著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制,個個神情姿態不同,但無論睜眼突額,又或垂目內守,都是栩栩如生,與活人無異。
其他建筑物就以軸上的主殿堂為整體,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莊嚴肅穆的神圣氣象。
而銅塔正門前放了一個大香爐,燃著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氣,彌漫于整個空間,令人的心緒亦不由寧靜下來,感染到出世的氣氛。
若是其他人,哪怕是帝王將相,來到這里也定然會為這如此莊嚴肅穆的景象感到心驚無言,小心翼翼。
但封舟于此地看到的卻是一片窮奢極欲之心,聞到的是滿院銅臭酸氣。
這敬皇寺,幾百間房屋,最少有幾千僧眾,這些僧眾不事生產,還要專人供奉,放貸收租,欲壑難平。
他這么多年來,要么治理國家,發展民生,要么統兵出戰,滅國殺將,忙碌的是世間俗事,收取的卻是百姓民心。
他本來打算引進大唐文化之后,便順勢建立道教,吸取萬眾信仰。
但是這次回到朱紫城之后,聽到有一位圣僧西來,形似彌勒佛,掛單在敬皇寺,便命錦衣衛調查了這座寺院。
到這個時候他才吃驚地發現,這敬皇寺僧人眾多,地產廣大,朱紫城外的田地,竟然有一成歸到敬皇寺名下。
關鍵是根據自古以來的風俗,佛寺乃是出家人棲息之地,不需要繳納賦稅,所以短短十年,敬皇寺當真是富可敵國,這讓封舟如何不怒?
以封舟的作風,在他的范圍之內,豈容別人把持土地,且不交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