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舟聽兩位圣人商業互吹,竟毫無尷尬之色,心中也是欽佩萬分,不由得心中一動,忽悠茅塞頓開之感,便說出天行有常,萬物發展,皆遵循大道,此道者,便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也。故而以為,與順應天地變化,就許掌握天道變化至理,求其道,此為拓進發展。
又言人類異于萬物,在于智慧開蒙,智慧開蒙能求道,求變,乃是拓進發展之變,人善變,變則通,通則久,所以長于世間萬類,人能求道,所以貴與世間眾生。
再說鶴、犼、牛等聽講之輩,已開通智慧,渴求大道,便知拓進發展之理,故而能超脫萬物,與人并肩。
靈山諸輩,由人得道,或佛陀、或菩薩、或羅漢,有三千弟子,五萬佛眾,各個通曉佛法,自在覺悟,神通廣大,以此傳播佛法,人人修己以待琉璃世界,致使西牛賀洲境內,麻木不仁,安于現狀,幾如神佛玩偶,圈養之家畜。
兩位圣人聽到此處,已知封舟內心深處,已經與靈山之輩隔閡甚深,已經到了理念之爭的地步,不由得輕輕嘆息。
但太清無為,玉清順勢,爭與不爭,皆在己心,雖未曾點頭表贊,卻也沉默微笑,只待看封舟順勢大道。
見兩位圣人這般模樣,封舟心中連稱大善。
他不需要二位圣人表態,只需要他二人擋住佛門圣人阿彌陀佛的干涉即可。
又談數日,封舟便與二圣拜別,徑直離開玉清境彌羅宮,回到凡間。
一路上,金毛犼聞道:“主人,我曾聽菩薩轉述佛祖點評四大部洲之語,其中評西牛賀洲,與主人略有沖突,但細細想來,似乎一般無二。”
封舟微微一笑,問道:“那么佛祖如何點評四大部洲?”
金毛犼道:“佛祖說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親生,只因糊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贈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封舟哈哈一笑:“佛門只是望階級固化,死水不瀾而已,在我看來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崇仙尚神,幾無己,猶如草木,雖清凈,實如大樹,風雨必腐;北巨蘆洲者,于天地爭命,為生存多效上古,性拙情疏,學法禽獸;那西牛賀洲者,麻木不仁,安于現狀,幾如神佛玩偶,圈養之家畜;唯我南贍部洲者,個個貴己,尚爭善變,求道發展,不迷仙佛,乃貞觀盛世,人道之地。所以我推行漢化,其實使我大明如華夏貞觀盛世一般,創一個洪武盛世。”
封舟說完,又慷慨激昂道:“我西牛賀洲眾生,階級固化,人道無從發展,為靈山蓄養,不復為人,實在可憐,圣佛以極樂世界惑人,偏執精神,而脫離物質,非我所愿也,而我大明,當眾生人人貴己,為**和追求而尚爭尚變,求大自在,不受仙佛禁錮。使得仙佛只能教化,而不可惑人,如此長久,便可向天下大同邁進!”
“若如此,則為造化蒼生之德!我不為圣人,誰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