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大雷音寺。
佛祖正在講經:“……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
話音到此,佛祖突然頓住不語。
眾生好奇,不由得一起抬頭看向佛祖世尊。
此時佛祖世尊雙手合十,面帶歡笑,說道:“凌空尊者,得證阿羅漢果位,善哉,善哉!”
“善哉!善哉!”
眾生一起合十,各個面帶笑容。
大家都知道,這凌空尊者乃是阿彌陀佛親自點化,入我釋門,至今約有兩千年了,終于悟道,得阿羅漢果位,實在是可喜可賀。
更有人想到:“凌空尊者作為三千佛子,趕赴盤絲嶺,與明國封舟對峙,雙方有斗法之戰,難道就在這斗法之中,凌空證道?看來這封舟,是我佛的磨刀石啊!凌空尊者施展我佛門法力,擊敗他,羞辱他,或者點化他,遂使自己證道?”
當下有人問道:“我佛,凌空尊者證道阿羅漢果位,可喜可賀,還請我佛詳細解說,以利我等悟道。”
世尊微微一笑:“非是我佛點化,非是菩薩點化,而是封舟點化。凌空尊者證道之后,徑向東去,似乎他的大道,就在東方?”
“什么?”
“封舟點化凌空尊者證道?”
“這怎么可能?”
靈山諸佛,頓時一臉震驚。
唯有燃燈、如來、彌勒三世佛雙手合十,目光淡然,一言不發。
彌勒佛以**凡胎,與封舟辯佛,結果自己反倒大徹大悟、
燃燈古佛參加彌羅宮的混元道果大會,知道封舟與二圣暢談。
如來佛法力無邊,遍知周天之事,廣知周天之物,因此自一瞬間,便對封舟點化凌空尊者的前因后果了然于胸,心中升起一絲念頭。
“這封舟玄仙,莫非是封舟如來?”世尊如來心中,閃過一絲念頭。
如來的意思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含兩層意思:憑借真如之道,通過努力,不斷累積善因,最后終于成佛,故名如來,也就是真身如來;通過介紹真如之道,使眾生增長智慧、消除煩惱、獲取利益,故名如來,也就是應身如來。也有解釋作“如諸佛而來,故名如來”。
比如我佛世尊如來以下,還有不動如來,多寶如來,內豐珠光如來等等。
而凌空尊者在靈山修行兩千年,諸佛也曾點化他,未曾證道,但是現在封舟甫一現身,就讓他進位阿羅漢位,這豈不是說明,封舟佛性深厚,非但可得佛位,甚至……
不過佛祖畢竟是佛祖,這個想法只是一瞬而過,隨即恢復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