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的說法起源于道教,分為上中下三者。
上丹田為督脈印堂之處,又稱“泥宮丸”,中丹田為胸中膻中穴處;下丹田為任脈關元穴,臍下三寸之處。
尋常武學修出的真氣皆儲存于這下丹田之中,極少數功法則會用到中丹田聚氣,《北冥神功》就是其中翹楚,只不過這種法子太過劍走偏鋒,不被絕大多數武者納入考慮。
至于上丹田,那是凝神煉魄之所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武者都不敢觸碰的禁忌存在,他們只要考慮下丹田就可以了。
下丹田是聚氣之所,便如同蓄水的木桶,自然是越大越好。
然而每個人的資質各不相同,丹田也有大有小,甚至更有丹田閉塞者,永遠不能練武,因為即便修出真氣,也無處儲藏,最終只能白白消散。
由此觀之,吳明的研究確實意義重大。
倘若人體的每一個竅穴都可以儲存真氣,就意味著每個武者都多出數百個丹田,真氣數量也能翻個數百倍。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畢竟蘊養真氣也不是一件易事,有些低劣的功法連一個丹田都灌不滿,更何況數百個丹田了。
目前還是研究的起始階段,倒也沒有數百個這么夸張。
以吳明的智慧,他也堪堪開發出三個竅穴的儲氣之法,而且功法草創,其修煉的風險非常大,一不小心就會機體崩壞而亡。
為了研究新功法,吳明所消耗的實驗體可比徐多藝多多了,而且他沒有徐多藝的堅持和底線,所用之人并非都是罪大惡極之輩。
徐多藝知道這事之后,便提出了一個小小的建議,他們所需的實驗體完全可以由東瀛供應。
吳明對此沒有所謂,哪的人他都一樣用,徐多藝對日寇恨之入骨,更是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比起他們所做之事,731的那些畜生更加慘無人道。
如此一來,吳明便不缺實驗材料了,只不過開天辟地還是太難,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
足足一年的時光,吳明方才解決了三個竅穴,還剩七百一十七個待他解決,也不知他這輩子還否有望開辟出完整竅穴武道。
吳明雖深感時間不夠用,但是他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他的才智乃是當世頂尖,甚至就是第一。
而且萬事開頭難,凡事有一有二便有三。
研究第一個竅穴,吳明用了半年時間,后兩個也是半年。
有了前面的經驗,吳明的研究速度也會越來越快,再加上徐多藝的輔助,隱形人的資源,或許在他有生之年,還有希望研究完人體七百二十竅穴。
只不過希望非常渺茫,而且竅穴武學之后的細胞武學,就只能留給徐多藝去研究了。
徐多藝現在當然還考慮不到這么久遠的事情,他只想去紫禁之巔看決戰。
吳明則對徐多藝很感興趣的這場巔峰對決不屑一顧。
葉孤城和西門吹雪固然是世間頂尖劍手,但是在吳明看來差的有些遠,他并無興趣千里迢迢去看兩個小輩比劍,有這時間不如多做幾組實驗。
于是,徐多藝便帶著黑白二人出島了,同行的還有薛冰。
盡管薛冰在島上過的逍遙快活,但是終歸有玩膩的一天,更何況她也想念家里的薛老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