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不要誤會,朕并沒有懷疑國師的意思,只是初次看到這些東西,心情激動,一時失言罷了。”嬴政趕忙找補道。
按照徐多藝書中所寫,只要方法得當,大秦的糧食產量可以在短時間內翻上數番。
民以食為天,哪怕嬴政并不通曉農事,也知此事意義之重大,由不得他不心情激蕩。
“陛下言重了。”徐多藝擺手道,“其余典籍陛下便帶回去看吧。”
“國師放心,朕定然將國師的這些典籍好生運用,鑄造一個更為強盛的大秦。”嬴政拍著胸脯保證道。
“另外,接下來的一段時日,我便要潛心研究丹術,更可能出去走走。”徐多藝并不是給嬴政請示,只是單純地通知他一聲。
嬴政顯然清楚此事“若無驚天大事,朕絕不會打擾國師清凈,只盼國師馬到功成。”
對于其余書籍無比好奇的嬴政沒再多留,火急火燎地回宮看書去了。
辦完此事之后,徐多藝方才真正沉下心開始研究煉丹術。
盡管他已掌握了不少理論知識,但是真正用到實踐上時卻并非那么得心應手。
而且在這個時代,無論是醫者還是方士,他們的煉丹方法都與嚴謹沾不上邊,除了依靠經驗以外,更多的是靠運氣。
徐多藝當然打心底看不上這種看臉的煉丹方式,尤其是他親自煉了幾爐廢丹之后,他覺得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不能生搬硬套崔文子他們的煉丹方法。
于是徐多藝開始制定標準,明確規范,將進行化學實驗的流程嫁接到煉丹上,科學煉丹
徐多藝對他目前掌握的所有丹方中每一步操作時所產生的化學反應進行了全面的梳理,基本算是弄懂了每種丹藥的成丹原理。
而后他對反應條件進行微調,通過恒定爐溫、添加合適的催化劑等手段逐步改良煉丹方法。
徐多藝沉下心改良煉丹之法的過程中,他反倒久違地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而且隨著他不斷改良,任務進度條也在不斷增長。
崔文子以及其他跟在徐多藝身邊打雜的方士們同樣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他們不僅驚嘆于徐多藝的種種“奇思妙想”,更感慨于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
比起他們之前靠臉煉丹,徐多藝改良后的丹術明顯成丹率更高,更穩定。
徐多藝則仍不滿意,若他有一間最先進的生化實驗室,他不僅能夠做到百分百成丹,更能大幅增加藥效。
秦朝的設備太過原始,煉丹時發生的化學反應根本不充分,他也沒法進行高質量萃取等高端操作。
難道要學易小川他們活到現代徐多藝見進度條增長陷入遲滯,心中不由冒出這個想法。
由于是嬴政親自下達命令,收集天下丹術,故而大秦境內能夠找到的煉丹術應當是七七八八都落入徐多藝之手。
可哪怕經過他以現代知識進行改良,任務的進度條方才走過60,這讓徐多藝有了些許焦慮。
他可不想在這個普通世界待上這么多年,哪怕有他播撒科技的種子,并親自上陣,想要發展到后世的科技水平恐怕也不是一兩百年能夠完成的。
大秦確實落后,這是公元前
在短時間內無法提高丹藥質量之后,徐多藝又想到開發更多丹方。
于是他一邊行走天下收集散落在民間的丹方,一面憑借后世所學以及崔文子偶爾的靈感,發明出不少丹方。
事實證明,發明丹方確實可以推動任務進度。
徐多藝見狀大喜,因為他想到自己還有一門制毒的本領,毒丹也是丹啊
7017k
xbi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