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了之前老道士下山,是算定了九枚道果碎片之中,唯一蘊藏大道的正果。
但是老道士下山之后隕落了!
如今大道正果落于國師手中!
他一直惦記著老道士的去向,想要尋到老道士的遺骨,這也是前身的遺愿。
但是他滿打滿算,晉升煉神境至今,也不過數月光景,在此期間,他的一切消息來源,皆來自于獵妖府、九霄仙宗、星羅分觀等勢力。
凡重要大事,獵妖府和九霄仙宗不可能直言相告,當然寶壽道長也沒有托他們探查過,至于星羅分觀,畢竟只是末流宗派的底蘊,同樣消息并不靈通,直到諸葛司徒助他營造出了一批弟子,作為探查各方消息的耳目,才算是對外界風吹草動,能夠及時察覺。
而這一批少陽分觀的弟子,在他的授意下,鄭主事親自接手,才在不久之前,查到了天源州的一場異變,那是仙殞之戰!
大夏王朝高層強者,在國師的率領下,圍殺了一尊超出陽神境之上的半仙,導致了仙殞之兆,而使得大夏國運重創,災禍連綿,引動大周來犯,也引得各方妖魔進入大夏。
那一戰,陽神境巔峰的國師,借助大夏的氣運,憑舉世無敵的姿態,依然落得重傷瀕死的下場,隨他而去的大夏高層戰力,幾乎折損殆盡,其中不乏皇室血脈!
正因為皇室高層的強者隕落得太多,大夏皇帝才感到棘手,不惜屠殺皇室血脈而提煉血脈,也因為此事而在不久之前召喚道果之時,感到人手缺乏,力不從心……而這大約也是大夏皇帝決意放棄國師的原因之一!
“這尊被圍殺的半仙,就是本門第四代觀主,也即是貧道的恩師,浪翻了的老道士?”
“如果按照這個時間來推算,正好是初代祖師蘇醒的時候!”
“就是因為大道正果落于世人之手,所以才驚醒了沉眠至今的初代祖師?”
寶壽道長這樣想著,又低聲念道:“除卻幽冥鎮獄神之外,深淵之下的那個家伙,也提及過貧道無法成為真仙,所以要用長生之事來引誘貧道,如此說來‘祂’并不是對外界一無所知,哪怕是被鎮世鼎壓制在深淵下,也依然能察覺到外界大道的變化?”
他這樣想著,身化遁光,越過百里,在荒蕪枯寂的天地之中,這一道金光,閃耀而過,照亮此世,成為陰冥之中唯一的亮光!
百里之后,他才停頓了下來,看著眼前的一座山峰,或者說兩半山峰。
山約百丈高,但被劈成了兩半,并被移了位置,并排而立,而切開的這面,朝向于外,甚是平整!
百丈山壁,宛如石碑一樣,上面銘刻著文字。
諸神隕落,眾仙道消,葬身于此,永世長眠。
諸仙眾神守護當世,皆因吾而亡故,自知罪孽深重,于戰后收斂仙神遺骨,葬于虛空之地,定幽冥之界,為仙神墳冢!
這上面的文字,古樸滄桑,力量雄渾,一筆一劃,如蒼龍之軀,然而撲面而來的無盡威嚴之中,帶著萬般遺憾與不甘。
“修造仙神墳冢的,是哪一尊仙神?”
寶壽道長神色復雜,在這一戰后,上古仙神幾乎隕落殆盡,就連東元境的大道真仙都隕落了,那么是誰修造了仙神墳冢?
能夠在虛空之中,造就幽冥界的存在,至少在偽仙境九重天,甚至極有可能是合道真仙!
是初代神皇?還是其他八境神魔之一?
但至少不是幽冥鎮獄神,否則它何至于眼睜睜看著國師和章之玄遁入此地,而只能罷手離去?
從文字上來看,修造幽冥界仙神墳冢的這一位,便是上古仙神大戰的重要核心人物?
大戰之后,這位仙神并未隕落,而是收斂遺骨,葬入此地,那么這尊仙神如今又在哪里?
“諸仙眾神守護當世,又是怎么回事?”
寶壽道長這樣想著,又打量了這兩半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