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由心生,這話一點也不假。讓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是我們的工作。”
知樹一邊檢查另一份病歷,一邊淡淡地說。
“是的。”
那一瞬間,宋滿第一次覺得能和他再會真是太好了。
他一定越來越接近從小就設定的醫生的目標了。
在老年人較多的地區,如何更好地迎接臨終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孤獨是最大的敵人。
他一直說,要成為一名在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盡可能貼近患者心靈的醫生。
他確實在爬那個樓梯。
這樣就可以了。
我們前進的道路,今后雖然不會有交集,但目標是相同的。
如果能建立這樣的關系,一定很幸福。
宋滿決定這么想。
又過了幾天。
勝野平安出院了。
檢查的數值穩定下來了,主治醫生知樹也通過和勝野女士的交談,意識到精神上的疲憊導致了病情的惡化。
“勝野女士,重要的是要按時吃藥。如果不想吃藥了,請馬上就診或打電話。”
聽了知樹的勸說,勝野點點頭,感覺比前任老師對知樹敞開了心扉。
這是因為知樹一直在忙里偷閑,盡量傾聽勝野的訴說。
還有,勝野女士以前只說了句“吃點藥”就回去了,現在去看醫生。聽到讓宋滿打電話,自己的表情好像變得明朗了。
也許只要我們隨時伸出手,他們就會理解。
“知樹醫生,患者并不是一個人。如果深入調查的話,就忙不過來了。”
總是被師長這樣說的知樹,也只是說了聲“對不起”,并沒有放棄的意思。
知樹覺得自己的祖母最后在醫院里很寂寞,而他所追求的醫療就是這里。
在出院這一好消息的背后,當然也有患者去世。
那天,病情急劇惡化的是一名晚期癌癥患者。
“宋小姐,請把家人叫來。”
診斷后的知樹表情平靜地說道。
她的生命已經接近尾聲了吧。
宋滿馬上聯系了家人,他們趕了過來。
“很遺憾,我的心臟已經衰竭了,不能再維持生命了。”
被知樹的話垂頭喪氣的那個女孩,開始流下大顆大顆的眼淚。
“抗癌劑不是有效嗎?”
“很有效,但是病情比這個更嚴重了。”
抗癌劑不能治愈所有癌癥。
如果沒有使用抗癌劑,這位患者也不會活到今天。
“請救救我!”
“對不起,我已經沒有辦法了。”
知樹低著頭,聲音似乎在顫抖。
醫療失誤確實也與抗癌劑有關。
無論經歷過多少人的死亡,都不會習慣。
這種什么都做不了的狀態,特別痛苦。
更何況,他有抗癌劑的創傷,肯定更痛苦。
那個患者在三小時后去世了。
看門的是知樹。
宋滿對死者進行了死后處理,向死者家屬深深地鞠了一躬,離開了病房。
眼睛不由自主地尋找著知樹。
他沒事吧?
回到護士站也不見他的身影。
“宋小姐,辛苦了。雖然來晚了,你先去吃飯吧。”
“是的。”
看了看表,已經十點了。
能吃就好了,不過現在比這個……
知樹在哪里?
若無其事地往外頭看,也找不到。
難道說……
宋滿朝屋頂走去。
可以俯瞰宮川的屋頂,是最適合松一口氣的地方。
“知樹,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