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是宋滿自己拒絕了,決定搬到這個城市來的。老媽明明不會為此傷心。
“可是,宋滿,媽媽很擔心。”
“擔心什么?在新地方能不能交到朋友?我又不是那種孩子。”
“不是這個意思……”簽訂一次口后,慢慢伸出手,從抽屜里拿出什么了。垂下眼睛露出悲傷的微笑。
“你不是會犧牲自己嗎?媽媽很擔心這一點……”
“犧牲?”
“你不是辭去了自己最喜歡的棒球嗎?從小學開始就一直堅持的棒球嗎?這么突然,媽媽很吃驚。但是問宋滿,她說只是厭倦了,沒有再告訴我。”
——那宋滿剛上初中一年級的時候。
宋滿如愿以償地加入了棒球部,每天都沉浸在社團活動中。傍晚,直到天色暗下來為止,她滿身是泥,汗流浹背。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主力。
“可是,宋滿是在媽媽查出病的那段時間辭掉社團活動的。”
老媽把手伸到宋滿面前說:“你看這個。”宋滿默默地接了過去,里面出現了一張自己和幾個棒球隊的照片,年紀大概在小學高年級。
“宋滿,非常喜歡棒球的。放學后在努力練習到很晚啊。每次休息的日練習賽我偷偷去觀……啊,是的。小學三年年左右呢。正規決定了!我非常高興地告訴我了。”
她的表情平靜得仿佛回想起了當時的情景。
“那是什么時候的事了?已經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哎呀,沒有的事。對媽媽來說,現在和以前沒有關系。”
看著照片,宋滿的記憶迅速地涌上腦海。快樂的回憶和懊悔的回憶,仿佛就在昨天。拼命練習,棒球服上沾滿了泥。手套上的傷痕對宋滿來說都是回憶。
“媽媽想讓宋滿盡情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不想讓你忍耐。”
“我什么都沒忍。”
也許最理解自己的是媽媽。這種想法不是現在才開始的。從很早以前開始,老媽就注意到了自己的細微變化。
“那么就再一次棒球怎么樣?宋滿你就讀的學校是有棒球部吧。很強烈和聽說了。”
“為什么這知道……”
轉學的第一天,她就知道棒球部很強。據同班同學說,是在縣里的比賽中獲得過冠軍的高中。見宋滿吃驚,她一邊用手捂著嘴一邊笑著說:“媽媽知道得這么多。”
老媽好像真的什么都知道。
“而且聽說現在的學校很重視社團活動,即使不是強制性的,也提倡參加社團活動。”
“啊,嗯,嘛……”
全都看穿了。這就是所謂的張口結舌。
“宋滿在以前的學校沒有參加社團活動吧?那是因為擔心媽媽吧?”
擔心可不是什么美麗的東西。
“……不是這樣的。”
以前的宋滿只顧自己,沒能注意到老媽的病。所以得知病情的時候非常后悔。什么都沒注意到。宋滿無力回天。只有罪惡感越來越強烈。
這樣一來,宋滿就害怕做自己喜歡的事了。媽媽那么痛苦,為什么只有自己快樂呢?宋滿覺得越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就越會失去重要的東西。
“你問我想不想當職業棒球選手,其實也沒那么多,只要上了高中,會打棒球的人多得是。我雖然很喜歡棒球,但覺得已經夠了。”
“宋滿……”
“真的,真的,就這么簡單。”
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
“所以,媽媽不用在意。”
醫生之前說過,情緒波動會影響病情。當人感到不安或沮喪時,食欲也會下降。但也有相反的情況,看到自己喜歡的景色或能讓人安心的東西,內心就會安定下來。病情的進展會變慢。
當然,這并不能治好母親的病,但宋滿希望老媽能夠平靜地度過剩下的時間。
“現在過得開心嗎?”
帶著悲傷而困惑的表情問道。
“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