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會有養的念頭,但實際上真的會去實施嗎?
并不會。
原因很簡單,養不起。
再加上聯盟的律法也禁止普通人去收服神奇寶貝。
因為神奇寶貝的收服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對于普通人而言,有些綠毛蟲的威脅力就絕對高于‘藏獒’。
如果出現意外,誰又來承擔意外責任。
所以,‘獵人’這個灰色的行業便應運而生。
聯盟之所以禁止獵人的原因也很簡單。
因為聯盟的高層基本上都是訓練家。
當景明了解到這些的時候,初感便是——訓練家便相當于‘國家公務員’,而神奇寶貝便相當于‘國家管控命脈’。
聯盟的確一方面要把控訓練家群體與普通人之間的平衡。
例如通過經濟與物價,通過律法。
但另一方面同樣要維護各方面的種種利益。
所以最終形成的便是如此景明所處的社會體制。
擁有‘神奇寶貝圖鑒’的正式訓練家享有在世界各地收服‘非神奇寶貝保護區’的野生神奇寶貝的權利。
但相應的,也要履行訓練家的義務,即不得涉及神奇寶貝的金錢利益買賣等等。
原本,除正式訓練家以外的人在野外的收服行為都屬于違法。
但實際操作中又存在著種種問題。
那就是神奇寶貝與精靈球的贈予。
最初,正式訓練家會將神奇寶貝或者精靈球贈予相關者。
而隨著時間推移,有些相關者便手握精靈球甚至于神奇寶貝。
同樣的,精靈球雖然有限購令——即限制一般人進行采購買賣。
但往往黑市中包括一些匠人手中又會流出一部分精靈球。
隨之應運而出的便是一個中間群體。
有相關知識手中又有神奇寶貝卻又沒有神奇寶貝圖鑒的中間群體。
隨著這類群體的產生,便有研究者認為,這類群體很可能將漸漸擴大,甚至于要超過聯盟正式訓練家的數量。
所以,這類群體要怎么處理便成了一個問題。
最終產生的便是注冊訓練家制度。
注冊訓練家與正式訓練家的差別便在于神奇寶貝圖鑒。
正式訓練家可以憑借圖鑒在世界各地進行旅行。
但注冊訓練家每到一個地區后卻必須先錄入自己的信息,才能自由行動。
他們相較于正式訓練家而言,所承擔的義務要少很多。
除此之外,兩者的差距并不十分巨大。
但景明卻隱約知道,注冊訓練家隨著收服神奇寶貝數量的增多,到最后也往往會承擔起更多的義務。
除非對方只領取最基本的補助,剩下的完全自負盈虧。
但這種行為又會受到聯盟監察機構的重點注意。
一名訓練家在擁有多只神奇寶貝的情況下,若是不依靠聯盟的津貼,那么他依靠的又是哪方?
很可能對方便會涉及到地下勢力或者灰色交易。
現實中,有些地下勢力的成員其實也往往掛著注冊訓練家和行動隊員的兩重身份,也就是所謂的‘雙面間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