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事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最初他們只是吃些豆腐,后來就不再滿足于此了。
終于有一天被惡欲驅使的人趁著酒意,闖進了小青梅的家。
他們用孩子威脅,小青梅沒辦法只能妥協,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讓孩子看到這一切。
丑惡的人性在那間小屋子里演繹的淋漓盡致。
這樣的人生為什么不選擇死亡呢?那是最輕松的路。
因為她還要等著自己的竹馬回來,因為她還有女兒要保護。
每個人都在唾罵著小青梅不知檢點,趁著丈夫不在的時候沾花惹草,給丈夫帶了一頂又一頂的帽子,他們只看到一個有一個男人從小青梅的房門里走出來。
看到小青梅被公婆辱罵水性楊花,被父母唾棄斷絕親子關系。
他們卻沒看到小青梅求救的眼神,也沒有看到小青梅留下的眼淚,或許他們看到了,只是他們選擇視而不見。
小青梅就靠著女兒和丈夫這兩個信念活下去,她孝敬公婆,哪怕公婆也跟外人一樣羞辱她。
人們的指指點點她選擇視而不見,一心只想等著丈夫歸來。
進過小青梅房里的人都有妻女,他們的妻女嘲笑羞辱小青梅和她的女兒。那些人從來沒想過問題出現在自己丈夫的身上,他們不敢辱罵自己的丈夫,不敢吵鬧。
在這個夫為天的時代,他們即便憤怒卻也不敢將憤怒宣之于口,只能去埋怨責難另一個被傷害的女子。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宣判別人的死期和罪行。
后來呢?后來他們為了掩飾這一場惡行,就將小青梅沉湖了,美名其曰,為了乞求河神大人的庇護。
有些事情是會食髓知味的。
后來張先生就聯合何進去造就了一場關于河神的謠言,最開始的時候人們都知道這是一場掩飾罪惡的暴行,然而他們打著河神的名義,去將自己的罪惡就此掩埋。
光明正大的將暴行合理化。
小青梅死了之后,她的女兒在臉上涂滿了臟東西,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丑陋不堪的女人。
而關于河神的事情,是何進和張先生勾結籌謀,那個跳下河里的人不是進入坑里死了,就是被埋伏在水中的張先生給殺了。
二人一個在水上,一個在水下相互配合。
于是一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謊言,在張先生與何進的籌謀下就成了事實。每個人都那么相信河神是存在的,這么多年一直在信奉著。
在場的很多村民都是殺人犯,他們親手殺死的是自己的孩子。
何方氏泣不成聲,“其實被他們選上的女孩兒,都是被他們看上的,為了滿足自己的惡欲所以用盡一切手段,讓你們相信河神真的存在,而你們也真的信了。”
每個女孩兒被沉湖之前都會在河神廟呆一晚,而那一晚他們遭受了欺負,第二天甚至來不及和家人訴苦,他們就在眩暈的情況下被沉入湖底了。
張先生為了不讓自己的惡行曝光,所以就給女孩兒喂了藥,讓他們癡癡呆呆的,或者是直接昏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