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修改作戰計劃,新星艦隊開始加速向前方突進。
這讓他的指揮任務變得繁重。
因為艦隊在突進過程中,保持陣型變得更加重要。
只要掉隊,基本沒有重新調整歸隊的機會!
托尼依在指揮之余,舊抽出時間,查詢艦隊的即時戰績:“007,統計我方戰績!”
“指揮官,截止目前為止,我方艦隊擊毀小型戰艦65438艘,主力戰艦3256艘,母艦296艘!”007瞬間給出答案。
在新星艦隊中,007的職責是數據統計,以及輔助分析。
“有這么多?”托尼略微有點驚訝。
僅僅是看這幾個數字,戰果可以稱得上輝煌。
不算純屬炮灰的小型戰艦,以及搭在小型戰艦母艦。
僅僅是主力戰艦,就已經擊毀數千艘,這足足是新星艦隊戰艦總數的好幾倍!
只是在驚訝之后,托尼又變成懷疑:
“真的有這么多擊殺?”
因為他肉眼看過去,敵方戰艦依舊是茫茫然的一片,看不出任何減少的跡象!
“指揮官,我方已經摧毀約5%敵方主力戰艦,預計五個小時內可以結束戰斗!”007再次給出答案。
“只有不到5%!?確實不大看得出來!”托尼瞬間理解了。
不過這個結果,也讓托尼更加堅定了他的想法,必須改變計劃!
眼下的局勢,絕對沒有五個小時的時間,讓他們一點點慢慢殺敵。
“我方損失多少?”托尼繼續詢問。
戰績重要,戰損同樣重要,都是修改作戰計劃的重要參考。
“損失戰艦27艘,112艘戰艦輕微受損,不影響作戰!”007立刻給出答案。
同時一張戰損曲線圖,也顯示出來。
從曲線圖上,托尼可以看到,艦隊的傷亡,從混戰爆發之后開始出現。
在第三分鐘的時候,達到最高峰,然后開始下降,直至趨于平穩。
由此可見,傷亡的主要原因,還是艦長們經驗不足。
托尼對此還算滿意:
“第一次星際戰爭,新星艦隊能有這種表現,已經非常不錯!”
這部分數據的參考價值不大,只能代表新星艦隊的成長過程。
真正能夠體現新星艦隊戰斗力水平的,是傷亡平穩之后的傷亡數據。
可惜的是,這部分數據只是趨于平穩,并未完全歸零!
托尼將這些數據記下,最后問出一個有點沉重的問題:“有沒有艦長犧牲?”
“指揮官,目前為止,艦隊總共犧牲三位艦長!”007回復道。
托尼眉頭微皺,語氣有點沉重:“三位艦長都是怎么犧牲的?我記得戰艦對艦長的保護措施非常可靠!”
新星艦隊人員有限,所以每一艘戰艦都是單人操控,每一個艦長都是寶貝疙瘩。
對于這些寶貴的人才,伊恩自然要盡可能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
可是在茫茫太空中,救生艙并不怎么靠譜。
而在混亂至極的戰場上,彈射救生艙更是和找死無異!
因此,伊恩結合自己掌握的空間知識,以及門的X能力,創造出一種單人脫離器。
按下啟動按鈕,就能借助空間的力量,瞬間傳送回后方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