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快回來!”
黃漢良帶著一千火銃營,還想繼續進攻。誰知其他官兵將領,全都帶著部隊逃了,他們見山上的主帥已敗,哪還有膽子繼續打下去?
“隨我追敵!”
“嘟嘟嘟嘟噠噠噠嘟噠……”
費如鶴再次下令沖鋒,嗩吶吹響沖鋒號,四千大同兵如同猛虎下山。
“砰砰砰!”
黃漢良還剩最后一次機會,他讓火銃營全部瞄準費如鶴的帥旗方向。
可是,大同兵還沒進入有效射程,那些福建火銃兵就提前開槍,然后不顧黃漢良的軍令轉身就逃。
黃漢良只能跟著逃,但他逃得較遲,很快被大同兵追上。
此人還想拼命廝殺,被幾桿長槍捅死。
一個神童出身、文武雙全的漢子,歷史上募兵抗清而殉國。此時此刻,卻死在贛州城外的無名山坡,從始至終就沒正經跟反賊血戰一場。
“福建兵輸了,福建兵輸了!”
混在潰敗民兵當中的宣教官、農會骨干,聽到山上傳來沖鋒號,頓時高興歡呼起來。
他們沿途收攏潰兵,折身回去,痛打落水狗。
而那些敗逃的福建精銳,渾身一道傷口都沒有,面對超級弱雞的農兵,根本提不起作戰的勇氣。
山下戰場亂七八糟,拿著鋤頭、扁擔、菜刀、竹槍的農民軍。他們沒有陣型可言,東一堆,西一群,攆著福建精銳士卒追殺。
但凡有福建精銳摔倒,立即就沖上來圍毆。
有時候,一小撮福建精銳反擊,又嚇得數倍的農兵潰逃。
漫山遍野,到處是逃兵,到處是追兵,有時候甚至搞不清誰在逃誰在追。
福建總兵陳廷對,從北邊沖下山嶺,一路逃進更北邊的群山之中。進山之后,終于沒再看到追兵,他連忙清點人數,頓時氣得兩眼發黑。
他身邊只剩四十多人……
其他部隊,包括他的親兵,已經徹底逃散了,異地他鄉根本別想再聚起來。
陳廷對不敢耽擱,休息一陣,繼續在大山里逃命,他得趕快尋到附近的縣城。只要進了縣城,就立即寫信告狀,把鍋甩到鄒維璉身上就是。
內容都想好了,福建巡撫鄒維璉,全家老小被反賊抓住,于是暗中從賊瞎指揮。鄒維璉先是按兵不動,坐視反賊占據萬安天險,隨即指揮水軍送入反賊陷阱,導致福建官兵主力被反賊給包圍。
都是巡撫的錯!
費如鶴打掃戰場就用了一天一夜,俘虜官兵三千余人。
其實還能俘虜更多,但本地的士紳和農民,各種打死俘虜來泄憤,許多福建兵寧愿跳河逃跑,都不愿被本地鄉民給逮住。
那些負責誘敵的死士船工,竟然只死了六個,失蹤八十余人,也不知被沖到哪里上岸,又或者淹死之后找不到尸體。
就在費如鶴移師渡河,打算包圍贛州城時,古劍山突然接到軍令:水師立即北上作戰!
南方五省總督朱燮元,不可能坐視贛州友軍被圍城。
他的想法非常正確,鄒維璉只需守住贛州城即可,守到自己這邊秋收完畢。只要有了秋糧,糧食充足之后,朱燮元就出兵攻打豐城縣,逼迫反賊主力從贛州撤兵。
如此,便可讓反賊疲于奔命,贛州城也能保住。
說不定,鄒維璉還能從贛州出兵,趁機把萬安縣城給打下來!